芭蕉仕女图

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
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

作品评述

《芭蕉仕女图》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仕女春日里倚靠着含章(即支撑头部的枕头)入眠的情景。她额上点缀着一瓣梅花,呈现出淡黄色的颜色。仕女醒来后,她在镜子前自我梳妆,增添了百般妩媚的姿态。这种妆容被后世的女子学习,至今仍然流传于寿阳。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仕女的美丽和细腻。她春睡时的倚靠和含章,使她散发出一种温柔和娇媚的气质。梅花的出现点缀在她的额头上,象征着清雅和坚韧,与仕女的美丽形成了对比。诗中的"百媚"一词暗示了仕女在美丽的同时也具备了多种诱人的魅力。最后一句提到寿阳妆,表明这种妆容的流传和影响力已经延续至今。

这首诗词通过细致的描写和隐喻,展示了仕女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仕女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美学的追求和传承。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赏析。

诗词推荐

学稼甘吾老,看花喜客留。鹤鸣童错应,莺语伎先酬。山水将身隐,图书足卧游。君家双玉剑,尚在匣中不?

旧眷终无替,流光自足悲。攀条感花萼,和曲许埙篪。前会成春梦,何人更己知。缘情聊借喻,争敢道言诗。

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紫枢元是黑头公。佳处因君愈重。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正因二字得闻,鼠粪污一釜羹。乳峰初无个事,饱噇饭了闲行。松门雨霁,苔径云横。堤防平地上,著脚是深坑。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义重人谁及,高风有古人。己田分友子,黎事保羁臣。抱负耕莘志,依稀陋巷仁。丹青遗像在,难写道心真。

城狐尾独束,山鬼面参覃。(《诗式》)

西风坠绿。唤起春娇,嫣然困倚修竹。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目。相思尚带旧子,甚凄凉、未忄欠妆束。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却待金盘华屋。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蛱蝶应愁,明日落红难触。那堪雁霜渐重,怕黄昏、欲睡未足。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

大业来四夷,仁风和万国。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伟哉帝道隆,终始常作则。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非因送小朗,不到虎谿边。

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不鸣非有意,为怕客奔齐。

云左丞未老休致,指清露堂扁,命予二人分赋长短句,予得清字,皆即席成章,喜甚,榜之堂上。疏仙其甥也,后更号酸齐云渺西风天地,拂吟袖,出重城。正秋满名园,松枯石润,竹瘦霜清。扁舟采菱歌断,但一泓寒碧画桥平。放眼奇观台上,太行飞入檐楹。主人声利一毫轻。爱客见高情

穷途无达士,今日信途穷。处处兵如市,行行马似龙。魂迷公主馆,梦断翠微宫。欲向江东去,风波更几重。

世上高科众,君尤自贵珍。如何一夕里,忽尽百年身。双旐齐眉友,孤灯拥{上髟下告}人。伤心惟孟母,头白送归闽。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纵有花应欺老病,偶无酒亦过清明。疾风恶浪摇孤垒,危枕昏灯寄此生。西上东归皆未可,客怀端复向谁倾。

我少虽嗜书,赋性实慵惰。初志略未酬,白发已无那。吾儿犹好勇,世事如弃唾。呻吟编简中,彻旦或未卧。尔来愈自励,日读易一过,勉终大学功,吾道要负荷。

璅窗珠户暖生烟,不觉新春换故年。众卉争妍竞寺态,却寻遗迹独依然。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