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传丈生日)

干吕青云垂宝露,结邻恰挂初弦。
瑞光腾踊杂非烟。
骑箕瞻鼻祖,孕昴控胎仙。
勋业子卿全汉节,壮怀久寄林泉。
举觞低唱脸舒莲。
寿高人七十,果熟岁三千。

作品评述

诗词:《临江仙(传丈生日)》
作者:洪适
朝代:宋代

干吕青云垂宝露,
结邻恰挂初弦。
瑞光腾踊杂非烟。
骑箕瞻鼻祖,孕昴控胎仙。
勋业子卿全汉节,
壮怀久寄林泉。
举觞低唱脸舒莲。
寿高人七十,果熟岁三千。

中文译文:
干吕青云垂下宝露,
结邻的恰似初弦挂起。
瑞光腾踊纷杂似烟。
骑着箕车仰望鼻祖,
怀抱昴宿掌控胎仙。
勋业子卿传承汉族的节操,
壮志长久寄托在山林泉水之间。
举起酒杯低声唱,脸上展露舒适的笑容。
寿命高达七十岁,果实成熟的岁月达三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洪适为了庆祝传丈(一种传统寿辰庆典)而作的诗词。诗中描绘了传丈生日的喜庆场景和祝福之辞。

首先,诗人以干吕青云垂下宝露来形容庆典的喜庆氛围。干吕是音乐八音之一,代表着庄重和祥和。青云垂下宝露象征着祝福和福泽。

接着,诗人以结邻恰似初弦挂起来形容传丈的盛况。初弦指的是乐器的第一弦,这里用来比喻喜庆的气氛如同音乐的开头,欢乐的序曲。

然后,诗人以瑞光腾踊纷杂似烟来形容庆典中瑞气升腾,喜庆如云的景象。这里的瑞光指吉祥的光辉。

诗中还出现了骑箕瞻鼻祖,孕昴控胎仙的描写,表达了传丈者身负兴国大业,承载着祖先的希望和期盼,同时也蕴含了传丈者自身的仙人气质。

接下来,诗人谈及勋业子卿全汉节,壮怀久寄林泉。勋业子卿指代传世之功业,全汉节则是指传承汉族的节操和文化传统。壮怀久寄林泉则表达了诗人对传丈者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的志向和情怀能够长久托付于山林和泉水之间。

最后两句寓意深远,举觞低唱脸舒莲表达了庆祝者举杯唱歌,脸上展露出欢愉自在的笑容。寿高人七十,果实成熟的岁月达三千,则以传丈者七十高寿的寓意,寓示了他成熟的智慧和丰富的阅历,以及为人生的奉献和成就。

整首诗以欢庆的笔调描绘了传丈生日的场景,展现了传世之功业和传承文化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传丈者长寿和成就的美好祝愿。这首诗词充满了喜庆和祝福的情感,以及对传统价值和传承精神的推崇。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南国冰霜晚,年华已暗归。闲招别馆客,远念故山薇。野艇虚还触,笼禽倦更飞。忘言亦何事,酣赏步清辉。

临江仙

吾宗丘壑资,耿耿抱幽独。结构祗洹家,萦回转岩腹。前川布黄金,合嶂来苍玉。步出觉华天,乘凌眩生目。云间起层林,林际悬高屋。断砌滴疏泉,微踪隐深麓。堂空贝叶昏,苔封半阶绿,朱幡久不来,遂意猿响秋谷。

临江仙

休恁苦争*。人生得几何。奈百年、有似南柯。富贵功名俱遂意,难免死生磨。也*。随分养天和。阳生满鼎多。内烹煎、凝结灵波。炼就金丹光透体,混一气,贯娑婆。也*。

临江仙

眼光烁破四天下,婆子拳头没缝罅。当机觌面事如何,猛虎脊梁谁解跨。

临江仙

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

临江仙

笑笑傍溪花,丛丛逐岸斜。朝开川上日,夜发浦中霞。照灼如临镜,丰茸胜浣纱。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临江仙

匆匆相聚处,未足满平生。镫雨对眠梦,花晴携话行。前盟空在耳,外哭若为情。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

临江仙

老我桂冠慙复弹,羡君登第遽休官。幸哉有子事尤美,专以为亲人更难。旧说三贤皆特操,今看二士倍荣观。同归犹及襄阳老,一舸清风廿四滩。

临江仙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临江仙

屡批龙鳞眷未衰,孤臣万死负恩私。玉阶方寸从容语,惟有天知与上知。

临江仙

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檐间翠樾雕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临江仙

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临江仙

畏景常欣秋候至,秋深萧瑟又堪伤。楚山落木初悲客,巫峡啼猿正断肠。土鼓迎寒虫织苦,金风啸律雁飞忙。那堪寂寞荒斋里,雨滴梧桐夜未央。

临江仙

世事纷纷无已时,劝君杯到不须辞。但能烂醉三千日,楚汉兴亡总不知。

临江仙

向来耆旧日争辉,太息西来万事非。一笑烘堂吾岂敢,百年尤世泪仍挥。洋洋大国风流在,奄奄诸生气息微。欲挽岷江注东海,吾衰无力只思归。

临江仙

紫芝秀出何年日,碧藕开成几丈花。

临江仙

一钓凄凉在杳冥,故人飞诏入山扃。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临江仙

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梦到谢池新雪尽,暖烟含雨绿匆匆。

临江仙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秸。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临江仙

闻道征帆却滞留,萧条湘岸正南头。春光虽有将归意,野色仍供不尽愁。破浪心期元万里,扬帆目送已千舟。山齐亦欲君重访,逆水如今是顺流。

临江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