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暖烟含雨绿匆匆。

作品评述

诗词:《立春》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冰丝玉缕簇青红,
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
暖烟含雨绿匆匆。

【中文译文】
冰丝和玉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青红的色彩,
已经引动了花梢上微微的春风。
梦里想象到谢池的新雪已经融尽,
温暖的烟雾中含着匆匆而来的春雨。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方岳所创作的《立春》。诗人以立春为背景,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气息和变化。

首先,诗人用冰丝和玉缕来形容初春的景色,表达了寒冷与温暖交替的季节过渡之感。这种对比描绘了冬季的残留与春日的到来,以及冷与暖的转变。

接着,诗人提到花梢上的微风,这是春天的象征。微风拂动花梢,预示着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万物将开始复苏,展示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梦为媒介,表达了对谢池新雪融化的想象。这里的谢池代表冬季,新雪的融化象征着冬天的结束。而暖烟含雨则预示着春天的湿润和生机。

整首诗以温婉的笔触和细腻的描摹,将立春时节的变化和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清新和希望。

【赏析】
《立春》以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冬季与春天、寒冷与温暖相互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喜悦和希望。

诗人通过描写冰丝玉缕和花梢微风,巧妙地表达了季节的过渡和春天的到来。在诗人的笔下,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界的变化,仿佛置身于初春的美妙世界中。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梦为媒介,表达了对冬季结束和春天到来的期盼。通过暖烟含雨的描写,诗人将春天的湿润和生机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对春天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深入浅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立春》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立春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初春时节的景象和春天的气息。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冬寒与春暖的过渡,以及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中描述了冰丝与玉缕交织的青红色彩,表现了寒冷与温暖的对比。随后,诗人提到了花梢上微风的拂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以梦为媒介,想象谢池上的新雪已经融尽,暖烟中含有匆匆而来的春雨。

整首诗以温婉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立春时节的变化和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冬与春、冷与暖的对比,诗人表达了春天的喜悦和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向来荆楚说边州,人士今夸乐国游。千里潢池自交扰,一江汉水独安流。兵无敢惰身为率,民有独饥惠亟赒。阴德活人无量大,不须香火祝王侯。

群玉峰头玉帝家。桥边池上玉横斜。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山园近寒食,春事总芳菲。风暖鹁鸪语,日长蝴蝶飞。花光明醉眼,草色净尘衣。自足家居乐,为生未觉非。

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王郎立志谁能似,适远宁为中道止。愚斋之名岂真愚,用心盖欲师颜子。圣门之徒三千人,回独好学学何事。箪瓢陋巷不自贫,看此力量如何尔。愿君勿作岁月计,有为要之亦若是。它年究竟所归宿,莫负名斋本来意。

满目风埃顿尔清,只缘朝雨过林声。兴乘政欲蝉连语,酒酽才胜一再行。容我不应嗔醉卧,忆君还复有诗成。定知今夜江东梦,梦炤冰溪雪鬓生。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八月中秋天凉,芙蓉花发映禅房。老胡大道分明在,不必诸方问短长。短不是短,长不是长。短长不是处,是道非思量。思量不及,文彩愈彰。秋山兮秋云片片,秋江兮秋水洋洋。风悲兰社,天澹澹浪。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望瀛洲尺五,听海客、诧登临。记岛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赋寓良箴。槐府黑头旧业,芹宫青岁雄襟。骎骎。宝勒向东吟。戏彩看而今。更袜步黄云,琴弹碧玉,汇泽杯斟。争先长至几日,料春风多喜鹊传音。梅蕴和羹心在,线添补衮工深。

剑外春馀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桃杏风飘不语香。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嫩晴无日也无风,政是春光酒样醲。行到中峰元来觉,回头已度打头峰。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五刑象天有震耀,上圣本以防奸邪。法官由来少和泰,皋陶之面如削瓜。况於秦汉任酪吏,死人籍籍如乱麻。棰楚这求靡不得,小者鲸刖大灭家。君不见古时牢狱地,几多冤骨埋黄沙。

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寥然独搘枕,淮月上山城。

怪东风太早,未灯夕放琼花。是何处瑶姬,来看玉树,光彩交加。*人但知三白,喜新年、天意荐休嘉。肯念兵屯北塞,谁上表,贺南衙。西斜日影帘牙。又被黑云遮。叹病骨支离,别怀萧索,空负年华。鳌山已成春梦,归去来,空谷卧烟霞。却笑昌黎才子,浪吟逐马随车。

枯木龙吟,一切音响俱绝。髑髅眼活,一切色相皆空。觑著即瞎,听著即聋。堪笑观音大士,无端也证圆通。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卖浆卖饼活有余,夜归无事唤俦侣,醉倒往往眠街衢。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鉏,丁字不识称农夫,筋力虽劳忧患少,春秋社饮常欢娱。可怜秀才最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抱书饿死在空谷,人虽可罪汝亦愚。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