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题渔隐图四首(其一)春》
拼音和注音
jiāng nán yǔ shōu chūn liǔ lǜ , bì yān liǎn jǐn chūn jiāng q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江:春天的江。富春江的简称。
江南:(名)①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即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及浙江北部。②泛指长江以南:~风光。
碧烟:青色的烟雾。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江南雨收春柳绿,碧烟敛尽春江曲。
十里蒲芽断渚香,千尺桃花春水足。
溪翁镇日临清渠,坐弄长竿不为鱼。
太平物色不到此,安知不是严光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