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答彭寅之见赠》
拼音和注音
ruò guàn zhuī suí jiàn lǎo chéng , zhōng jiān duō gù gè shēn gè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弱冠:(书)(名)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追随:(动)跟随:~左右|~潮流。
中间:(名)里面;当中:我们~他最高。②(名)正中;中心:广场~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③(名)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④(形)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派|~势力。
老成:(形)经历多,做事稳重;老练成熟:少年~|~持重。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
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
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
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