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兴 其一

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
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
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
利路何须问,闲身尽可栖。

作品评述

《山中杂兴 其一》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山中一处幽静的居所,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宁静和闲适生活的情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杂兴 其一

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
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
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
利路何须问,闲身尽可栖。

诗词中文译文:

离开城池,崖上悬挂九里,
两山夹地,双溪从其中流淌。
靠水边编织茅草屋,移花接近药园。
多年来无人造访,整天听见猿猴啼叫。
何必问及通往繁华之路,我闲适的身心尽可栖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中居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人离开了繁华喧嚣的城市,来到了山中,距离城池已有九里之遥。这里有两座山峰夹持着一片地,双溪从其中流淌而过,形成了一幅幽静的景象。

诗人在这片山水之间搭建了一座茅草屋,屋旁靠近水边,花草从四周拂面而来,仿佛移花一样,使得居所更加靠近药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然而,这个居所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没有客人前来拜访。诗人整天只能听到猿猴的啼叫声,生活的寂寞和孤单感弥漫其中。但是诗人并不感到苦闷,他认为何必去追问通往繁华之路的利益,他选择了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身心得到舒展和安顿。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元代士人对山水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心灵的宁静。通过对山中居所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诗人呈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让读者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中寻求宁静和自我滋养。

诗词推荐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萤火喜暗庭,桐叶矜冷雨。幽人悄不寐,独夜谁与处!乾坤信无情,岁月遽如许。明发视镜中,鬓丝添几缕。

宦游吾漫尔,未慕致身早。秋来忆山苦,遥夜梦颠倒。鸣虫待谁听,落叶烦我扫。谁得省劳人,吾生常草草。

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地出东郊回日御,城临南斗度云车。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

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颠倒。劝君莫谩栽荆棘,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白骨沈埋暮山碧。

江外力为儒,荣华表里闾。后生多折桂,数世必同居。筑室寒留谷,穿池夏养鱼。买山添胜境,移席講新书。竹鸟邻僧刹,溪亭入野蔬。姓名喧魏阙,行止到公车。雇我曾游此,多年尚忆诸。未能重得去,寄咏一踌躇。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着行。一脉仅余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多。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

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舄从相近,讴吟任所须。金衔嘶五马,钿带舞双姝。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歈.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八卦重来梦一周,人生列得几年浮。看君矍铄犹堪展,似我龙钟只合休。淮广早供词峡兴,湖湘留与鬓霜游。还乡试问同庚客,剩有头颅话旧否。

风动邪,幡动邪,风鸣邪,铃鸣邪。非风铃鸣,非风幡动。此土与西天,一队黑漆桶。诳惑世间人,请看灭胡种。山僧不奈何,趁后也打鬨。瓠子曲弯弯,冬瓜直儱侗。

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

借问缘何事,年年带笑容。春风无可笑,止有笑衰翁。

清歌学得秦娥似。金屋瑶台知姓字。可怜春恨一生心,长带粉痕双袖泪。从来懒话低眉事。今日新声谁会意。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

折柳期春春便归,叮咛好与护柴扉。东风怪我归鞍晚,调拨杨花到处飞。

振厉山风作,咆哮涧水喧。不堪蛙取闹,更奈鸭能言。月色虽云好,云浮竟自繁。白头清不寐,止酒罢芳樽。

我辈避谗过避贼,此行能饱即须归。山川久有真消息,世上从渠闲是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