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作品评述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是宋代郭印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琴音的热爱与追求,并通过琴音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且不提供,但我会解读其中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作者渊明对琴音的了解非常深刻,他感叹徽弦所具备的琴音却无法完全表达琴心的真趣。然而,当他在某个激发灵感的时刻轻抚琴弦时,却能够悠然地感受到琴音所带来的真正趣味。这种趣味如同远古时代的音韵,充满了一切事物的存在。

然而,即使作者现在的琴音也没有了,他依然能够在至乐中找到琴音的灵感。调弄琴弦的微妙技巧使得万物都具备和谐与愉悦。当他奏响琴音时,琴音会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再奏时更能展现出琴音的深远之功。然而,这样的琴音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因为它超越了俗世的耳朵。

没有高贵身份的单父也欣赏不到这样的琴音,而阳春百姓只能沉浸在琴音的美妙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琴音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琴的热爱和追求。作者通过琴音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即琴音所带来的趣味和灵感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能够将人们带入至乐之境。

请欣赏这首诗词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感受其中琴音的神奇魅力。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占断十分清,飞来一点轻。死还为腐草,生怕傍长檠。扇扑随风远,囊盛彻夜明。藜灯与莲炬,不似尔多情。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远寻幽侣对清闲,落笔烟霞写壮观。不杂红尘随处适,独将青眼个中看。云飞碧落无心到,月浸清波彻底寒。遥想衔杯当日意,洒然新沐欲弹冠。

难兄佐邑持风裁,令弟辞家笃友于。风雨几年疏共被,关河千里转征车。天垂巨野河流急,秋尽江南木叶疏。他日到官烦问讯,琴堂诗思夜何如。

鸳鹭行中已著名,颁条暂慰远民情。道途行去乘轺贵,乡里过时昼锦荣。铃乘积晓江月满,戟枝寒照雪峰明。知君游刃多余暇,莫忘新诗寄凤城。

鸦带残阳入翠微,纷纷黄叶向人飞。西风不管人閒事,雁自南飞燕自归。

少年挟英气,闻鸡慕刘祖。老来卧蜗牛,风雨懒出户。酒空薪炭尽,景况讵堪睹。自叹形袖短,岂曰不善舞。

下腾赤蛟身,上抽碧龙头。千枝蟠一盖,一盖簪万扑。花要带月看,香要和露收。一点落衣袂,经月气未休。一点入酿翁,经岁味尚留。

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儒。明日公西去,烟霞复作徒。

旷土茫茫无主名,朱门惟恐籍分明。老农犹记淳熙事,太息文公志未行。

树禽苦叫不如归,午睡醒时已落晖。新暑渐回身尚客,此无黄葛可裁衣。

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瑶台贝阙三千丈,玉树琼林一万重。学子经时无载酒,邻僧过午未鸣钟。华筵此地成宾主,孔翠屏深琥珀浓。

怜师真达者,于世了无求。万事沤起灭,一身云去留。楼台金地古,风雨玉泉秋。安得超尘网,相从物外游。

裘薄便冬暖,箪空畏午饥。临成乞米帖,看入借车诗。学古心犹壮,忧时语自悲。公卿阙自重,社稷欲谁期?

一抹青山拍岸溪。麦云将过笋初齐。不知何处水流西。小阁路头吾欲醉,短蓬船尾客同携。酒边华发更题诗。

山居终日不开门,室有南窗气自温。人籁暂休天籁息,月华将冷照黄昏。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七十六年将到时,龙锺犹复强支持。寒灯照影始知瘦,薄酒作酲方觉衰。春日尚能持冷饼,花时未碍插繁枝。痴顽应有傍观笑,自课园丁补槿篱。

逍遥我咏杳冥中,万物齐归各异同。晓解精微无所著,先从含识践真空。希夷自变刚柔理,述作纵横道不穷。剖判三才堪测度,辉华积德上玄功。

高郎笔势未姑徐,千纸珠玑欬唾馀。春兴漂萧陵野马,夜窗清绝冰金蜍。诸公交口传黄绢,蜚诏褒贤定赤车。亦使穷山拜嘉惠,衰翁击节正冯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