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品评述

敕勒歌翻译及注释

翻译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翻译二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敕勒歌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敕勒歌鉴赏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敕勒歌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 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这样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敕勒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发展很快。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懂得了农耕。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诗词推荐

睹尘世,人人尽总半芳容。*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趁时从。没休歇,昨夜今宵来晚,重重??。日常做,怎得回头省悟,深洒直待阴公。取来恁则方忡。千状悲颜钉心剑,百端愁思敛眉峰。见追贴,慈番悔恨,难已藏踪。

乐府

那得空山月半轮,天将绝境验诗人。古今来往知多少,底事流传略未闻。

乐府

不见僧中旧,仍逢雨后春。惜花将爱寺,俱是白头人。

乐府

中军叹韩甥去,潮州喜湘侄来。欲识邢郎高谊,但看郑老饯诗。

乐府

在家随俗坐守岁,逆旅无聊卧向晨。旧隐荒凉棲鹤怨,端门邂逅画鸡新,知非早似蘧伯玉,将贵谁欺朱买臣。幸自樽中留得酒,与君随分庆长春。

乐府

皓皓一何洁,更暴以秋阳。秋毫尘滓,如何浣得这肝肠。况对金风初度,酌彼银河静浴,六月凛冰霜。精白生来别,日月许争光。清明朝,清要路,遍流芳。澄清闽峤,姑命申伯式南邦。洗得甲兵静了,去作读书元帅,却入相吾皇。清问同天老,俾尔寿而昌。

乐府

驻马江头,聊自放、尘劳踪迹。身渐老、尊前羞见,异乡风物。雪柳垂金_胜小,钗头又报春消息。记去年、持酒觅新词,人疏隔。时序好,今犹昔。携赏处,空追忆。都如梦才觉,悄然难觅。且饮不须论许事,从今煞有佳天色。但官闲、有酒便嬉游,愁无益。

乐府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天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断烟素,缝衣缕,八月一日君前舞。

乐府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玉山颓处,要看欹帽如画。

乐府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余。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乐府

荒林翳山郭,积水成秋晦。端居意自违,况别亲与爱。欢筵慊未足,离灯悄已对。还当掩郡阁,伫君方此会。

乐府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乐府

青春不与花为主。花正开时春暮。花下醉眠休诉。看取春归去。莺愁蝶怨春知否。欲问春归何处。只有一尊芳醑。留得青春住。

乐府

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四十围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不堪与世供狙杙,尚许遗民占鸟窠。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

乐府

秋入微阴,凉生平远,小山愁绝天南。似闻还断,飞策遍千岩。叶底轻黄纂纂,恼人是、微裂芳缄。翛然胜,清真冷淡,无艳寄尘凡。澄潭。欹两岸,波光摇动,碧影相参。任西风十里,吹度松杉。我自寒灰槁木,□神处、不觉醺酣。归来晚,飞花无迹,明月满空函。

乐府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于嗟乎,不承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乐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乐府

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乐府

万里客南迁,孤城涨海边。瘴云秋不断,阴火夜长然。月上行虚市,风回望舶船。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

乐府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此山相後先,各出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