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呈石末公

前飞鸧鸹后驾鹅,天阔风高奈汝何。
不羡焦头居上客,空怜舐痔得车多。
深山虎豹来城市,落日鼪鼯出薜萝。
薇蕨可羹鱼可脍,白云长自在岩阿。

作品评述

《感事呈石末公》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感事呈石末公

前飞鸧鸹后驾鹅,
天阔风高奈汝何。
不羡焦头居上客,
空怜舐痔得车多。
深山虎豹来城市,
落日鼪鼯出薜萝。
薇蕨可羹鱼可脍,
白云长自在岩阿。

译文:

前面飞翔的是凶猛的猛禽,后面驾车的是温顺的鹅,
广阔的天空,高飞的狂风,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不羡慕那些焦头烂额的富贵客人,
只可怜那些舔舐痔疮的人却得到了车马的丰富。
深山中的虎豹却来到了城市,
落日之时树上的鼪鼯出现在薜萝丛中。
薇蕨可以用来煮羹,鱼可以用来切成块,
白云自由自在地在岩石间飘荡。

诗意和赏析:

《感事呈石末公》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中以形象的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世道和人情的批判和讽刺。

诗的开头,作者以飞鸧鸹和驾鹅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天空广阔、风高,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切又有何意义呢?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权贵阶层的不羡慕。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个对比场景:焦头烂额的富贵客人与舔舐痔疮的人。前者拥有了富贵,但却焦头烂额;后者虽然贫穷,但却得到了车马的奢侈享受。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中的荒谬和颠倒,富贵与贫穷的界限被颠倒,令人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深山中的猛兽虎豹来到城市,树上的鼪鼯出现在薜萝丛中。这一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碰撞,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荒诞。最后,诗中提到薇蕨和鱼,薇蕨可羹、鱼可脍,白云在岩石之间自由飘荡。这一部分表达了自然的自由和纯粹,与人类社会相比,自然更加自在和无拘束。

整首诗词以夸张的情景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荒谬和人生的无奈。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伦理沦丧的不满与思考,同时也借此启示人们关注自然、德行和自由的重要性。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引发读者对社会秩序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抗节群公愧,摅忠异国尊。威棱千古在,奸佞百年存。盛德源流远,公朝礼物敦。丰碑昭令德,荣耀及来昆。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业馀。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华书。济南名士新凋丧,剑外生祠已洁除。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建子初寒月,篝灯对语时。独醒苏客酒,细咏孟生诗。蠹老无新卷,乌惊有夜枝。白云路不远,明日肯重来。

苍林翠碧龙岩寺,县令三年两度来。从此岩前花与草,只今时与梦徘徊。

生涯霜鬓里,旧宅阆溪旁。瑶草为谁绿,辟邪应自香。大车声槛褴,君子志阳阳。何日骑鱼去,携孙看海桑。

书来赐以兰溪酒,下视潘葑奴仆之。吾老尚能三百盏,一杯水不值吾诗。

良觌弥年阻,相思入梦迷。性疏仍寡合,世乱且幽栖。极目苍山北,伤心白水西。书空愁坐处,还是暮云低。

杖锡违萧水,风帆向武林。海红秋树远,江黑莫钟深。云起通香气,潮来合梵音。亦知无住著,随处得安心。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洋洋者膛,泛彼中流,于渚于洲。思其可思,知其可知。其逝勿追,其来勿期。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懒作住山人,贫家日赁身。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野客狂无过,诗仙瘦始真。秋风千里去,谁与我相亲。

冷花疎蕊竹间横,浅薄笼烟淡作晴。怊怅野桥春水断,几回相见不分明。

长简蓬山藏,娑娑试满年。频书对命笏,长负出休钱。运复光华旦,恩回咫尺天。罢披穷石诉,入佐计台员。近对涂丹密,相趋委佩联。太官供饵美,三服赐袍鲜。平进真如砥,孤飞旧恶弦。犹胜广文客,摧擿猎尘编。

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

金刚南际老番王,反著襕衫入大唐。牛首旃檀都卖了,唯垂鼻孔不囊藏。

夕阳到处花偏暖。

夜静山空月半弯,挽衣垂足涤潺湲。无人领此深深意,别向壶中更觅天。

木桥横野水,竹迳踏晴沙。桑苧交阴处,吸藏隐士家。

岁晚岂不念,风雨漂摇之。但当护木根,纷纭尔何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