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钱澄之的《八月十七日哭仲驭(其四)》
拼音和注音
shì qù tóng zhōu zhī fǔ rú , dēng qián duì yǔ xī fén h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腐儒: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世事.旧指思想、言行不合新时代的读书人。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原诗
事去同舟祗腐儒,灯前对语惜汾湖。
从军快得陈书记,妖梦何来骆义乌!
夜雨尸沈呼自出,秋山榇返仗谁扶!
青衫滴尽伤心泪,哭到妻儿泪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