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廉海燕双飞去。
满恨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作品评述

【注释】①偎:依靠。②黄金缕:指嫩柳条。③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④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⑤一霎(shà):极短的时间。⑥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译文】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赏析】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而突如其来的琮琮筝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也惊起了双燕,穿帘而去。由燕子的安居,可知闺中的冷清;由筝声的惊燕,可知声音之激越,弹筝者心情之郁闷也可见一斑。尽管全部是写景,但闺中人独处的难堪之情已经隐约可见。上阕中词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先写筝鸣声之凄婉,再写成双的海燕穿帘而去,所见所闻,勾起词人隐隐的孤独与惆怅之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下片抒伤春之情。首三句写词人所见:游丝、落絮、红杏花,这些景物的描写,暗示春之将逝。依旧由景开始,但是“满眼”一词已经凸现了人的出现,是从闺中人的视线和心情来看景了。“游丝”和“落絮”都是经典的春愁缭乱、幽思绵绵的意象,“满”和“兼”字更说明了一种无聊、无奈的心情。这是突然降下的一阵清明雨,打得院中杏花零落。最后一句由春光缭绕归结到春闺的愁思,一个“乱”字说明了心绪之乱,“无寻处”则点出了好梦被惊醒后的烦恼与忧愁。经过这两句一点化,前面的景语全都变成了情语,令人回味不已。[2] [1]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作者介绍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南纪干戈后,相逢皓首稀。草问翁仲在,华表令威归。骨寿由心泰,身癯独道肥。公松对吾菊,同阅几芳菲。

宋词

自是中朝柱石材,西风尘土暗蒿莱。河阳县里花初放,彭泽门前柳未栽。准拟鸣珂来凤沼,徘徊抱玉下鸟台。明朝琴鹤归何处,三迳故园多绿苔。

宋词

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高卧涤烦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

宋词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宋词

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宋词

南来不赢粮,随身一竿竹。四年钓曹溪,溪水香可掬。求方驻隙驹,辟谷起黄独。五十止欠一,何地可归宿。今晨祖师前,一掷杯珓卜。去以六月息,来期七日复。往事一局棋,信手不必覆。吾生行休矣,自此生处熟。

宋词

刘氏风流设此冠。今谁将去伴珠鬟。君家兄弟二俱难。驰去请观流汗马,钓时休等烂银盘。明朝吟咏有方干。

宋词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好欲弃吾道,今宵又遇君。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月下谁家笛,城头几片云。如何此幽兴,明日重离群。

宋词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谁知一回顾,更作两相思。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玉颜霄汉里,空有往来魂。

宋词

川原红绿远交加,春物关心梦到家。体骨素轻唯燕子,面皮最好是桃花。

宋词

浮生一梦寄南柯,乌兔双驰迅若梭。世事如棋如几变,捄时无著奈时何。

宋词

翠幄飘香映绮襦,钿盘清晓露成珠。休啼为近鲛人室,欲笑谁投玉女壶。云气乍回巫峡梦,水嬉犹记曲池图。金花却薦何人步,枉遣凌波襪缕濡。

宋词

玉羔直岁讵能神,羝触堪嗟命不辰。昔比素丝曾着节,今为白石且眠春。同人挟策安能牧,小弟磨刀恐未仁。六日披裘把竿钓,拟他五羖岂其伦。

宋词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雇私。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悠悠千载下,长作师臣师。

宋词

万物朝元不较他,拈来直截辨譊讹。游春浪子风流甚,卖弄三文黑老婆。

宋词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甩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只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宋词

清凉谷里苾蒭僧,猛火丛中续佛灯。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

宋词

绿波碧草长堤色。东风不管春狼藉。鱼沫细痕圆。燕泥花唾干。无情牵怨抑。画舸红楼侧。斜日起凭阑。垂杨舞晓寒。

宋词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

宋词

木奴矢矫二十里,大似盘龙趋桂林。中人薄暑遽如许,觅树依凉无好阴。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