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

双舒玉笋轻挑拨,鸟啄风铃珠碎鸣。
一柱一弦亲手抚,化身愿作乐中筝。

作品评述

《本事诗》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陈独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舒玉笋轻挑拨,
鸟啄风铃珠碎鸣。
一柱一弦亲手抚,
化身愿作乐中筝。

诗意:
这首诗以古典音乐器乐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追求。通过描绘琴筝、风铃和鸟儿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并寄托了对于自身创作的期望和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抽象的语言,通过琴筝、风铃和鸟儿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和艺术的热情。首两句描述了双手轻轻拨动玉笋般的琴弦,仿佛是鸟儿啄食风铃,引发了美妙的音响。这里的意象描绘了音乐的奇妙和艺术的魅力。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亲手抚摸琴柱和弦的情景,传递出一种亲近和投入的态度。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愿望与琴筝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够化身为一架乐器,成为音乐的一部分。这里的意象象征着作者对于艺术的融入和奉献。

整首诗以简练、意象丰富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和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诗人通过琴筝、风铃和鸟儿等意象的运用,将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魅力传递给读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的投入和愿景。这首诗直观而抽象,给人以美感和想象空间,展现了现代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推荐

绳床不解双足顽,藜杖易厌前庭悭。茱萸颗小梅孕白,玳瑁文皱苔移斑。一镫左计坐北牖,万骑纵猎思南山。便呼滕六雨好雪,风卷闰郊无賸叶。鞚飞转旋疾於鹰,箭劲弓鸣兽旁截。芳醪鲜肉娱宾友,挝鼓掁弦催舞袖。横行未绝五原边,不死终归三辅右。望南再拜称君寿,愚臣岂解酬恩厚。

文章无正体,源浚流乃深。能者主宰之,古来非独今。

千花百草斗青春,法界谁知本一真。生灭去来浑妙用,洪纖曲直现全身。参同聊示师资契,授受宁论父子亲。直下承当犹自错,可怜舍己更从人。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山峡名标第一楼。

废圃馀荒径,扶筇独往来。未愁风说叶,生怕雨添苔。得与民心乐,何妨笑口开。神龙应念我,落日首重回。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度夏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晚林不动蝉声若,蝉亦无风可得餐。

系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风。雨数芝田长,云开石路重。古房清磴接,深殿紫烟浓。鹤驾何时去,游人自不逢。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杜门终日不通书,得意忘言总不拘。举向世间人不会,妄谈生死事区区。信香不昧和光爇,祸福皆心岂有殊。心本全真含万有,只缘六处起诸愚。眼耳舌鼻身意静,个中何物碍明珠。照天照地元不坏,非心贪妄命须臾。天命五旬当见觉,从其耳顺纵心如。老人百出光无变,休将庚申叩文殊。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高门扫日鸣珂里,吹竹弹丝暖响中。寂寞一区如此宅,世间却有两扬雄。

胸次有千年,囊中乏一钱。客来临旅殡,官为雇归船。通德梳新髻,童乌拾旧编。伤心邻巷里,废宅锁塞烟。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只余亲友关天分,离合钟情不肯平。

淮南西畔草离离,万檝千艘水上飞。旗帜蔽江金鼓震,伯颜丞相过江时。

余晦越乡别临贺,郭君出竟送荆州。放麑心事人夸说,得似如今累岁留。

却医翻少疾,辞禄不加贫。嘉木移俱活,村醪酿辄醇。悠悠还过日,盎盎又逢春。狂舞君毋笑,梅花插满巾。

善现重伸请,妙悟心清醒。实扣此经名,岂欲谈虚境。

七十老翁门昼闭,终日萧然无一事。却因不雨动衰怀,拥笏黄堂与祠祀。兼旬旱涸舟不通,井泉欲竭知无计。僮奴抱瓮扣比邻,水不得清仅无滓。旧时见说横谿源,有水侧出万竹前。考之尔雅名汍泉,颇思走介分微涓。去之一驿不易到,午暑坐想空垂涎。不知何人剥啄扣我门,惠以小罂童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