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
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与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独羞。

作品评述

《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是宋代朱明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起昔日在灊楼中读书的欢乐,特此呈送给介甫。当时我们讨论世间事物,争论琐事。那时候已经怀念彼此相伴的日子少了,而今天却能够忘却共同学习的时光。曾经南行的山川已经随着梦一般消失,而北来的身世却如云一般飘渺。我希望与你一同行走,只担心自己的拖沓使你感到羞愧。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朱明之对昔日在灊楼读书时的欢乐回忆的怀念之情。他与介甫一同在灊楼中读书,讨论世间事物,争论琐事,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渐渐分别,各自经历了人生的变迁。作者怀念过去的友谊和共同学习的日子,希望与介甫一同继续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但他担心自己的拖沓会使介甫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词以怀念过去的友谊和读书时光为主题,通过描绘灊楼读书的欢乐和与介甫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灊楼是一个象征着学问和交流的地方,代表了知识和友谊的价值。作者通过描述南行的山川随梦一般消失,北来的身世如云一般飘渺,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与介甫一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愿望,但他担心自己的拖沓会让介甫感到羞愧,这体现了作者的自卑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过去友谊和读书时光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过去的欢乐和对未来的期望,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对自己能否与好友共同前行的担忧。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友情和学习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诗词推荐

雪霁柳舒容,日薄梅摇影。新岁换符来,天上初见颁桃梗。试问我酬君唱,何如博塞欢娱,百万呼卢胜。投珠报玉,须放骚人遣春兴。诗成谈笑,写出无穷景。不妨时作颠草,驰骋张芝圣。谁念杜陵野老,心同流水必东,与物初无竞。公侯应有种哉,倾否由天命。

公事妨开卷,遐征念索居。能来数月款,端为百忧纾。师友洛川上,人才元佑初。归来有新益,不惜几行书。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极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柱。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效皇极 一作:敦皇极)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小立江风见蜀船,绣旗朱幔鼓声喧。问言何郡客新到,知是故人吾欲颠。芸里简书真昨梦,菊边卮酒是前缘。还家快与儿曹说,明日邻翁贷子钱。

土木非吾事,支东复拄西。雨盈沟壅叶,檐侧礎沈泥。护壁时编苇,登楼恐折梯。若无忧挠至,终岁亦安栖。

岂可常贫料此翁,斋盂顿有玉珑忪。春山药草能同饭,夜雨茅堂未缺供。杞菊共传寒绿赋,柴桑不隔紫霄峰。冰甆嚼出宫商羽,一洗人间芥蒂胸。

松盖雨还偃,云扉风自关。纵横两溪水,高下万重山。入室三弹指,临渊一点颜。悬知少来往,石笋绿苔斑。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存心香火接造物,达诚果再逢竹冠。应言蓬莱有至乐,六十九洞无纤恶。松姿鹤态不复老,琪蕊瑶房未尝落。上庵至真闻屡过,口付诀自相琢磨。公今得妙腾逸驾,我嗟老景飞轻梭。原投黄宁拯将溺有香,一瓣致礼敬诵生神歌。

前日枯槎接断溪,今朝白石跨完堤。牧儿静立牛磨角,诗客闲惊马驻蹄。涧雨涨来流浅濑,山风扫过断纤泥。十家岂乏相如辈,当有人从柱上题。

斗柄犹未酉,明生已自庚。月光本端正,入见有亏盈。寂感此太极,炎凉彼世情。徘徊花影下,独自掩柴扃。

归来世一任浮沉,车马萧条门巷深。一榻容身无妄想,两餐度日少关心。园收佳实随时荐,甕有新篘待月斟。老觉间居浑有味,不须荣宦说駸駸。

下邑常寂寞,细履寒溪头。鱼鰕腥断岸,橘柚明晚秋。山色俨晴碧,溪光泛澄流。相思故人远,应过回雁洲。

夸丹功用将何作。仙人尽号长生药。服人得延年。方知此理玄。至药终须觅。只在坎离侧。向此得真微。天长地久期。

愿以身代母,书焚上彻天。若非神许我,未必字依然。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敏锐霹雳手,宽平云梦胸。雄台高幕画,剧邑富民庸。帆挂风方駃,戈挥日又春。炊梁剪春韭,无复奉从容。

草间小虫鸣素秋,唤起妾身离别愁。愁多宛转结成梦,梦远直过西凉州。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今年腊月冻全消,天涯涕泪一身遥。诸将亦自军中至,行人弓箭各在腰。白马嚼啮黄金勒,三尺角弓两斛力。胡雁翅湿高飞难,一箭正坠双飞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