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咏柳)

柳丝摇翠。
翠幄笼阴无限意。
不绊行舟。
只向江边绊客愁。
月明风细。
分付一江流去水。
娇眼伤春。
谁是章台欲折人。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咏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长卿。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丝摇翠。翠幄笼阴无限意。
不绊行舟。只向江边绊客愁。
月明风细。分付一江流去水。
娇眼伤春。谁是章台欲折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柳丝摇曳的景象,表达了柳树的柔美和生机。诗人以柳树的形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将柳树与江边、月光、春天等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婉而凄美的意境。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对客人离去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柳树为中心,通过描绘柳丝摇曳的景象,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和生机。柳丝摇翠,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柳树的飘逸和婉约之美。翠幄笼阴无限意,表达了柳树的茂盛和枝叶的繁茂,也暗示了柳树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情感上的寄托。

诗中提到的行舟和江边,是表达诗人对客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不绊行舟,意味着柳丝不会妨碍行船,但却会绊住游客的心思,使他们陷入离别的忧愁之中。这种情感交融在江边,构成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月明风细,这是诗中的另一个意象,借助月光和微风,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客人的思念。分付一江流去水,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江水的嘱咐,希望江水能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娇眼伤春,谁是章台欲折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娇眼伤春,折射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也隐含了对光阴易逝的伤感。谁是章台欲折人,章台指的是古代的华丽建筑,这里表示人世间的虚华和短暂,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不可抵挡的命运。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离去的思念、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温婉凄美的意境。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诗词推荐

幼子未识面,吾儿无用英。家难以儒奋,身欲笔农耕。水竹为居处,布荆令女行。超然老夫妇,脱粟配藜羹。

感伤

客舍三杯酒,渔舟半夜灯。

感伤

千骑丛中旧拥旄,丹心犹在鬓萧骚。汉庭重少冯唐老,晋士趋卑张翰高。静看棋枰争胜负,闲驰笔阵寄雄豪。抢榆击水公俱乐,却是旁人叹不遭。

感伤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知心投分财数语,玉麈谡谡生清风。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感伤

清秋看长鹭雏成,说向湘僧亦动情。节屋折将松上影,印龛移锁月中声。野人陪赏增诗价,太尉因居著谷名。闲想此中遗胜事,宿斋吟绕凤池行。

感伤

风烟漠漠路漫漫,迢递偏嗟作客难。茂苑音书千里隔,彭城月色两宵看。星涵河影垂平野,水触洪声泻急滩。更倚五云瞻北斗,清辉玉宇不胜寒。

感伤

长条忍使就斩伐,未信园翁珍此花。不然造物故料理,宜使飘零到我家。

感伤

紫燕双双掠水飞。廉纤小雨未成泥。篱边开尽野蔷薇。会少离多终有恨,暂来还去益堪悲。后期重约采莲时。

感伤

深羡青城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铺云枕石长松下,朝退看书尽日眠。

感伤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干。

感伤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感伤

抱膝孤吟欠范模,原随鸡犬藉丹炉。傥能化得尘凡骨,差胜无声水墨图。

感伤

小熟乌程酿,重游习氏园。乱蝉依柳噪,疏雨趁荷喧。短棹双溪静,轻鸥一羽翻。青山满归路,新月送黄昏。

感伤

前林远杵歇,别院疏钟起。行人与居人,同在秋云里。

感伤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感伤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感伤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感伤

白蒿青柘颓垣中,三日烟爨始得红。故书簌簌委鼠向,向夕托宿如鹅笼。浊醪难赊值蚕月,归来西市瓶罍空。咄嗟枳花且多实,井底蕙草无春风。

感伤

疏戆烦公刮目看,肯持谀语祝加餐。千钧弩上机宁易,百尺竿头步转难。事遇快时聊复忍,民当急处略须宽。扫除荆棘栽梨枣,累璧重圭耐岁寒。

感伤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

感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