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

头上云忙雨欲来,箬篷还转碧芦隈。
中流数点沾衣湿,便放西山夕照开。

作品评述

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

头上云忙雨欲来,
箬篷还转碧芦隈。
中流数点沾衣湿,
便放西山夕照开。

【中文译文】
夏日南湖上乘船,因为要经过琼华园,写六首诗。

头顶上的云忙碌起来,预示着雨即将降临,
竹篷船上的人转过碧绿的芦苇丛。
在湖的中央,雨点数不清沾湿了衣袖,
于是西山的夕阳便放出光芒,把天空照亮。

【诗意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镃的作品,通过描绘夏日南湖上的船行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头顶云忙和雨欲来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天气变幻莫测,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作者通过云忙的形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感知相融合,增强了诗的情感和生动性。

其次,箬篷还转碧芦隈的描绘,展示了船行时的景色变化。箬篷是古代船上的遮阳工具,碧芦隈则指的是碧绿的芦苇丛。这一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船行过程中的舒适和美景,与大自然的交融。

接着,中流数点沾衣湿的描写,展现了雨水的滋润。诗中的数点雨点,似乎是在湖水的中央,轻轻地沾湿了衣袖。这一描写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末的西山夕照开,揭示了夕阳的美丽景色。西山是南湖的一部分,夕照则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夕阳的余晖照亮了整个天空,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通过以上的描写和意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也反映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与自然的融合,寄托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南湖上的船行景色,通过对云、雨、芦苇、夕阳等元素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的景色变化和情感起伏,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多彩。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头上云忙与西山夕照开、箬篷与碧芦隈,通过对相对的事物的描写,加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韵味。例如,头上云忙与夕阳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也可以在诗中找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读者在品味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多彩,也可以从中获得对美好事物的启示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僧禅寂寂无人迹,满地落花春又过。

株松个竹已奇奇,那更扶疏荫碧漪。唤醒渊明千载梦,政缘泸水一篇诗。

一梁中截两山连,雪布寒飞几竅穿。深鉴却疑通禹穴,长流应不比潮泉。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种。神斧何年平石壁,新题放我得深镌。

红楼金刹倚晴冈,雨雪初收望汉阳。草檄可中能有暇,迎春一醉也无妨。

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闽浙相望两道场,上人曾炷室中香。直须了却旧公案,莫向空山便隐藏。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忆得延州,旧曾相见,东城近东下住。被若著意引归家,放十分、以上抬举。小样罗衫,淡红拂过,风流万般做处。怕伊蓦地忆人时,梦中来、不要迷路。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东风又促进派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二月江头送客船,丝丝杨柳散晴烟。生来未识衡阳路,安得相思有梦传。

真机昔振云门路,祖席今多雪窦孙。传到慧林花果盛,须知叶落总归根。

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绕刹苔封高士蹟,临溪客问野人津。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

僧关可人心,况此晴色美。蹈藓滑路多,访菊香处是。引饮吞山光,清啸落松子。我有即事诗,就扫石壁纪。

黄葛蚊厨睡欲成,高槐阴转暑风清。倚床奴子垂头坐,摇手孙儿小步行。

甘泽连朝拍稻畴,老天著意做今秋。软炊已报生尘甑,艰食俄忘淅米矛。甽口涨新浮白腻,禾头濯秀湿青油。疲农欢喜还长叹,官已催租不待收。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荷公临止。宾客惯看儿亦喜。歌雅歌风。《通鉴》《通书》又《史通》。欲相酹酒。瓦缶田家羞出寿。甚欲舟何。愧没瑶觞玉斝多。

节将飞飏去,牙郎卖弄馀。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

绍熙又见四番春,春日春盘节物新。独酌三杯愁对影,例添一岁老催人。菊芽冒土如争出,柳色摇村已渐匀。身是兰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