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

端能何地脱尘寰,万壑松风梦寐间。
无限三槐仍九棘,孰知东国与西山。
声名赫奕终非福,滋味悠长莫若閒。
马足车轮不到处,陶门惟有昼常关。

作品评述

《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端能何地脱尘寰,
万壑松风梦寐间。
无限三槐仍九棘,
孰知东国与西山。
声名赫奕终非福,
滋味悠长莫若閒。
马足车轮不到处,
陶门惟有昼常关。

诗词的中文译文:

哪个地方能够摆脱尘寰的束缚,
千山万壑中,松林中的风成了我梦中的安宁。
这无尽的波折与困难,仍然像三道荆棘一样,
谁能了解东国和西山的差异。
辉煌的声名最终并非福分,
真正的滋味和享受在于闲适。
马蹄和车轮无法触及的地方,
只有陶门才常常关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方回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端能何地脱尘寰"来表达作者对远离尘世的渴望,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摆脱尘世束缚的地方。接着以"万壑松风梦寐间"形容了作者在梦中感受到的安宁和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望。"无限三槐仍九棘"这一句意味着生活中的无数困扰和挑战,但作者仍然坚持,并通过"孰知东国与西山"表达了对东西不同地域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

在下半部分的诗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疑惑和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声名赫奕终非福"指出辉煌的声名并不一定带来幸福,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并非最终的目标。"滋味悠长莫若閒"则表达了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认为真正的滋味和享受在于宁静和闲适。最后两句"马足车轮不到处,陶门惟有昼常关"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喧嚣尘世,寻找一个远离纷扰的安宁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疑惑,以及对远离喧嚣尘世的渴望。这种向往和渴望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引发人们对自然、人生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野际共为别,客亭芳草新。何心更执酒,满目尽伤春。今古无穷路,东西相背尘。行行复回首,不欲着鞭频。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可销夜,随僧早闭门。照墙灯影短,著瓦雪声繁。飘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雀声啧啧燕飞飞,在得残红一两枝。睡思乍来还乍去,日长披卷下帘时。

能持行不低,天龙守护伊。中涂生告别,拔苦与耕犁。

绿外秾黄白外红,一屏香锦立春风。天真步障豪难敌,借与王家赛石崇。

灵气独不死,尚能成绮文。如何孤窆里,犹自读三坟。落日送万古,秋声含七哀。枯株不萧瑟,枝干虚崔嵬。伊昔临大道,歌钟醉高台。台今已平地,只有春风回。明月白草死,积阴荒陇摧。圣贤亦如此,恸绝真悠哉。

世人岂知我,兄弟得我情。少年喜文章,中年慕功名。自从落江湖,一意事养生。富贵非所求,宠辱未免惊。平生不解饮,欲醉何由成。

澹然人外趣,万事已无求。花院春深讲,云山夏满游。汲泉苔井晓,鸣磬竹窗秋。别有幽期在,香灯老沃洲。

秋云黄,日月忙,登选才俊收词章。操觚搦翰换钟鼎,往往冰炭交中肠。柯山多士称海内,勇气洗尽古战场。笑挥笔阵示整暇,洒洒胸中书传香。此邦昔日龙头客,前后相辉九霄翮。山川孕秀不乏人,想已津津动颜色。题舆左岳得儒英,行整速步趋天庭。金薤琳琅耀光彩,不学砌下寒蛩鸣。

蜀客出衰世,独升邹鲁堂。蚊虻观得失,虎豹擅文章。吾子已强学,草玄宜不忘。江河须畎浍,松柏要冰霜。马策路千里,雁门书数行。旨甘君有妇,尺璧爱分光。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人生南北浮萍耳,四海九州都是家。毕竟男儿心似铁,莫将愁泪涴梅花。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饱食复闲眠,风清雨霁天。叶深时坠果,岸曲乍藏莲。波面秋光净,林梢夕照鲜。东家近亦富,满地布苔钱。

陇雉双飞草深碧,陇上老人长叹息。我生今年七十余,手脚胼胝面黧黑。男婚女嫁知几时,短衣褴衫才掩膝。昔年召募度流沙,万里归来鬓如雪。殷勤荷戟还荷锄,石田峣嶰牛蹄脱。牛蹄脱兮空汗流,独坐茫然心断绝。

记花阴映烛,柳影飞梭,庭户东风。彩笔争春艳,任香迷舞袖,醉拥歌丛。画帘静掩芳昼,云翦玉璁珑。奈恨绝冰弦,尘消翠谱,别凤离鸿。莺笼。怨春远,但翠冷闲阶,坠粉飘红。事逐华年换,叹水流花谢,燕去楼空。绣鸳暗老薇径,残梦绕雕栊。怅宝瑟无声,愁痕沁碧,江上孤峰。

怀哉四壁时,未有五都价。百金谁见许,斗酒难为贳。落花生芳春,孤月皎清夜。复逢利交客,题户遥相谢。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青皇初布令,大块已流湿。霏霏散冲融,一一成膏液。骎寻夜漏分,掀扬风箭疾。孤灯月明眼,渐觉檐花密。滴沥声毁洪,淋浪势方集。清响迸源泉,美泽遍原隰。甘腴滋田毛,浸灌融地脉。盖将兆稌黍,岂但秀荠麦。溪山鳞甲长,卉木攒新碧。化工悦万族,生意浩无极。苟惟本根在,孰不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