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府十篇·夏后氏之乐歌

命於帝庭,纂服是膺。
随山浚川,海宇攸宇。

作品评述

诗词:《补乐府十篇·夏后氏之乐歌》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夏朝君王在神庙中坐着,身着庄严的礼服。他随着山川的浩渺之势,统治着广袤的海洋和天地间的一切。

【译文】
命於帝庭,纂服是膺。
随山浚川,海宇攸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夏朝君王的威严和统治力量。诗中的"命於帝庭,纂服是膺"表达了君王在神庙中接受天命,身着华丽的服饰,显示其作为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随山浚川,海宇攸宇"则表达了君王的统治范围之广,他掌控着山川和海洋,统治着整个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夏朝君王的威严和统治力量。通过对君王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他在神庙中接受天命、身着庄严服饰的场景,强调了他作为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同时,诗中的"随山浚川,海宇攸宇"将君王的统治范围与山川、海洋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君王统治世界的广泛影响力。整首诗词简洁明了,语言质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通过对君王的描绘,展示了他作为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体现了夏朝时期的君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诗词推荐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仲秋久不雨,残暑气犹郁。昼梦化飞鸿,青冥脱罗罻。果有叩门者,嘉招为湔祓。林下见高人,杯中得佳物。世故万不平,如利剑一刜。何况诗家流,谈锋出奇倔。味同本道合,心敬匪貌屈。维兹古琳宫,岿然金碧几。生云石巑屼,荫日树蓊蔚。更有竹万竿,风梢互披拂。黄冠作保行,享此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

权归诸吕牝鸡鸣,殷鉴昭然讵可轻。新室不因崇外戚,水中安敢寄生营。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昔在宋王所,皆非薛居州。区区一不胜,辛苦亦何求。怀禄讵有耻,知命乃无忧。此士自可怜,能复识此不。

一身膏脂略瘦尽,万卷简编如隔生。只欲移家若耶去,乱云深处听滩声。

煌煌金兰室,历历玉版文。伏羲之所为,传逮轩辕君。妙测天人际,岂徒针药云。予实有左癖,此岂非三坟。

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已遣乱蛙成两部,更邀明月作三人。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莲子青复青。楚船祠龙来买酒,十幅蒲帆上洞庭。罗衣熏香钱满箧,身是扬州贩盐客。明年载米入长安,妻封县君身有官。

寂寂江城夜向阑,西风吹雁叫云端。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公虚采蘋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浮云何权奇,绝足势未知。长嘶青海风,躞蹀振云丝。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君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当思八荒外,逐日向瑶池。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雨风睡过一年春,破闷无茶可策勋。失笑起来闻玉笛,懒晴吹涨满空云。

蔌蔌落红都尽,依然见此清姝。水沈为骨玉为肤。留得春光少住。鸳帐巧藏翠幔,燕钗斜亸纤枝。休将往事更寻思。且为浓香一醉。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通国无人敢挟书,峄山碑自篆虫鱼。至今览者赏奇古,先汉文章已不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