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颙叟挽词二首

风沙江上宅,斥卤望中村。
密竹元遮径,崇兰早映门。
笑谈看磊落,材力可腾掀。
谁复知心事,沧波雾雨昏。

作品评述

《包颙叟挽词二首》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风沙中的江上宅院,以及斥卤望中村的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风沙之中的江上宅院,
排斥邪恶的望中村。
茂密的竹子遮蔽小径,
高傲的兰花早早映照着门。
欢笑谈笑观赏豪情磊落,
才干和力量可以激荡起波涛。
谁又能知晓心中的秘密烦恼,
苍茫的波浪和雾雨将黄昏笼罩。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沙中的江上宅院和对望中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风沙江上宅的描绘,给人一种荒凉、苍凉的感觉,暗示着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而对望中村的斥卤,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陋习和邪恶势力的排斥和不满。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密竹遮蔽小径和崇兰早早映照门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和高洁。竹子和兰花都是高雅的象征,它们的存在使得宅院更加清幽和庄重。这里,作者可能把宅院和自然景物作为对比,暗示着自然和人性的纯洁和高尚。

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描写笑谈看磊落和材力可腾掀,强调了勇气和才干的重要性。笑谈看磊落表现了作者对于豪情壮志和开放心胸的赞赏,而材力可腾掀则强调了个人才干和力量的重要性。这里,作者可能希望通过这种力量和才干的展示来应对社会的变幻和挑战。

最后,作者以沧波雾雨昏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黄昏的氛围,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忧伤和沉郁。这里的沧波雾雨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波折和困难,以及社会的动荡和变幻。整首诗以此作为收束,强调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思和忧虑。

总的来说,《包颙叟挽词二首》通过对风沙江上宅和望中村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和力量的赞美,表达了对于纯洁和勇气的渴望。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铸就揩磨不计工,岂量资质本顽铜。面前毫发曾无隐,背后看来便不同。

船到沧州且少留,客来同上酒家楼。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

无双亭下枝,密密复稀稀。蚌碎珠骈出,须牵蝶合围。会须珍作宝,常恐散成飞。况是东风後,游人莫易归。

洪钧转一气,万汇俱争妍。我不与春竞,春胡推我先。清寒徒自苦,幽独有谁怜。且与江南客,共结诗酒缘。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分野自为牛女地,何如堕落玉绳精。

御墨淋漓写楚兰,披图却忆政宣间。分明一种湘累怨,万里青城似武关。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孔雀眠高阁,樱桃拂短檐。画明金冉冉,筝语玉纤纤。细雨无妨烛,轻寒不隔帘。欲将红锦段,因梦寄江淹。

内外湖争碧,朝昏时觉遐。友朋非一处,山水作邻家。偶逐葑船散,同随渔火斜。频呼免相失,桥隔是天涯。

乌衣东苑内,春色正芳菲。上客调诗律,佳人试舞衣。夭桃连雨发,鹦鹉入帘飞。况是多春酒,厌厌夜不归。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仆夫已倦路犹县,脚底殊劳眼底佳。绿锦堆中半团雪,千枫拥出一桐花。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海天漠漠际无穷,巨舰樯高挟两龙。帆饱已知风力劲,舵宽方觉水情雄。鳌鱼背上翻飞浪,蛟蜃鬐头触见虹。何日定将归泊处,也应系缆水晶宫。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