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三绝

林下虽无倾国艳,枝头疑有返魂香。
新妆未肯随时改,犹是当年汉额黄。

作品评述

《蜡梅三绝》是宋代陈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下虽无倾国艳,
枝头疑有返魂香。
新妆未肯随时改,
犹是当年汉额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寒冷冬日的景象,主题是蜡梅花。诗人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蜡梅虽然没有倾国倾城的艳丽,但在寒冷的林下却散发着一种神秘的香气,仿佛有着返魂的力量。诗人提到蜡梅的新妆,暗示时间的变迁,然而即便时光流转,蜡梅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黄色,展现出一种坚持和永恒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蜡梅的特点和独特之处。蜡梅虽然没有婉约的姿态,却因其清雅的香气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蜡梅的花期在寒冷的冬季,它的花色黄中带白,象征着坚贞和忠诚。诗人通过蜡梅的形象,抒发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间的感慨。蜡梅虽然不如牡丹、梅花等花朵引人注目,但其特殊的香气却让人疑惑不已,仿佛有着超越尘世的神秘力量。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的独特理解,美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更包含着内在的韵味和气质。另外,诗中的"新妆未肯随时改"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即便岁月变迁,蜡梅依然保持着它的黄色,展现出一种坚持和永恒的美丽。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诗词推荐

贤良策举厌刘蕡,报献徒悲自比伦。直疏李邵言不用,宁从甘露祸金门。

交际论才业,何郎种种长。元推万人敌,况别四年强。文看青钱中,诗须古锦藏。西归容盥读,老境借辉光。

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沉。

宛宛黄柳丝,锥锥杂花垂。柳解织别愁,花能送春归。思君远行迈,游子心依依。有弦不解挥,有镜不复治。岂是真不能,持此欲遗谁。河梁此时曲,泪为生别滋。但期如水萍,所寄良不移。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相业如何不到头,诸公历历颂伊周。梦迷葛岭酣歌夜,鬼哭樊城血战秋。误国正须忧大厦,覆师宁忍驾孤舟。木棉庵里催归魄,谁掩湖山富贵羞。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开纳倾万方,皇极

鳞差万瓦拱层台,暇日登临亦乐哉。桃李成蹊春未到,江山如画国多才。倦游难效登楼赋,胜概常遭俗驾回。好是清宵携客醉,云间两两近三台。

一随俗驾走红尘,松竹生愁鹤怨人。杯渡老师相悉否,野僧心地宰官身。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学他刺血写得书,书上千重万重恨。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近。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

陟屺寺南山,曾陪半日闲。春来梦携手,宛在白云间。

佛螺双髻矗层岚,云穴呀空藓晕衔。异日主公求肖像,居然认得传溪岩。

奉引归来春晚时,扁舟便欲访天随。都忘旧学尘埃满,顿觉新年气宇衰。遽有恩荣腾紫诏,了无功业立彤墀。先生妙句烦褒借,一夕光涵月不亏。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

中国人材未尝绝,季龙何苦称豪杰。一朝得志忘穹庐,侈心不遏洪河决。沙丘未破身先爇,义士敢忘膏斧銊。所幸向来涉经史,敢过知非犹可说。噫!固知礼义之本根人心,何如露台惜百金。

一月在诸水,动随来去舟。分身能恁麽,到处恰相投。湖海堕全璧,鱼龙吞曲钩。归来端可庆,俱得饱参休。

明经取青紫,此谚亦已鄙。至或师初录,弃彼尝在此。

间心轻出世,远念起游方。漱月抛茶井,眠云梦草堂。归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欲问重来日,孤云未可量。

中和偶向此枝藂,友爱当知吾意同。十世共居尤盛整,受奖三代共春风。试看华萼相扶处,正在闺门载翕中。昭谏而来名节伟,更添新记与无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