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邻僧韵

七八年来住水心,鼓邻萧寺共僧吟。
古池暗有泉相接,春地从教笋自侵。
兴到浓时因坐久,交於淡处见情真。
极怜对立河梁暮,海月初生日正沉。

作品评述

《和邻僧韵》是一首宋代陈德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八年来住水心,
鼓邻萧寺共僧吟。
古池暗有泉相接,
春地从教笋自侵。
兴到浓时因坐久,
交於淡处见情真。
极怜对立河梁暮,
海月初生日正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隔邻的僧人共同生活在一处清幽的水边寺庙中的景象。诗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七八年,与邻近的萧寺的僧人们一起敲鼓吟诗。古老的池塘在黑暗中与泉水相连,春天的土地使竹笋自然生长。在欢乐达到浓烈的时候,因为久坐而感到疲倦,交往在淡泊的环境中才能真正看到情感的真实。诗人非常怜悯在河岸对面的河梁上的夕阳,海月刚刚升起,而太阳已经开始下沉。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在僧人们的陪伴下生活的愉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的水心、古池、泉水、春地、竹笋等自然元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以宁静和宜人的感觉。诗人通过与僧人们的共同生活,体验到了久坐带来的疲倦,也领悟到了在淡泊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情感的真实。最后的对立河梁、海月和日落的描绘,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寂寥感,使整首诗词更加丰富而深刻。

该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示了陈德翔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整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推荐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会不会,南山北山转滂霈。

膏雨初晴布过啼,村村景物征熙熙。谁知农圃无穷乐,自与莺花有旧期。彭泽归来惟种柳,石湖老去最能诗。桃红李白新秧绿,间著东风总不知。

得閒谁更傍人门,且喜深居少送迎。杨柳春风垂地影,芭蕉夜雨隔窗声。病宽束带围应减,愁搅枯肠睡苦轻。明日公庭有官事,又须持板候鸡鸣。

六旬有四卦将休。猛悟灰心离俗游。访我搜真归正觉,搜玄索隐做持修。头分丫髻云霞友,手显擎拳风月俦。稽首更明珍重理,自然得去赴瀛

朝画眉,暮画眉,画眉日日生春姿。长安已知京兆怃,有司直奏君王知。君王毛举人间事,不咎人间夫妇私。

萧然山阁间,此兴何悠哉。子晋不复见,月白空萧台。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涧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定江军门拥云气,庐山面目长相朝。阃臣所持止一恕,墙壁何恨粘歌谣。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偶然终日风,振扰北山雾。崩腾转相轧,变化不容睹。雷声运车毂,雨点倾豆黍。逡巡溜河汉,指顾才笑语。破屋少干床,茅苫固难御。出门泥没足,此厄比邻溥。苟令终岁熟,敢有今日怒。晚照上东轩,清风袭虚庑。微生免荷锄,但喜

百华衣上清余香,夜照犹烦蚌有光。解道温柔胜武帝,不知壮发似元皇。

病眼犹堪阅世人,难将雪鬓著乌巾。囊中钱尽罢沽酒,涧底雨寒愁束薪。老子那辞徙牛屋,痴人自喜拜车尘。穷通要是儿嬉事,嬾就山僧讲宿因。

蜂居笔管没人知,谁遣啾啾不住时。最是蜗牛太多事,长将宅子自相随。

久知拙无用,饰巧以相贤。而君独用拙,好古与世悬。不见百围栎,濩落终天年。岂其弃匠石,无用用乃全。孔门七十子,愚鲁承禅传。冲质抱元素,神工谢雕镌。续凫而刻马,适以戕其天。柳州正坐巧,望星犹乞邻。一堕叔文累,挽海不可湔。

我爱淳安好,百方民力宽。役胥遵大义,论牒上狂澜。公赋争先入,穷阎可奠安。从今滋向化,为政不因难。

蒲亭一长耳,何许得歌声。化我鸱枭类,而令哺所生。

翠袖盘花金捻线。晓炙银簧,劝饮随深浅。复幕重帘谁得见。余醺微觉红浮面。别唤清商开绮宴。玉管双横,抹起梁州遍。白苎歌前寒莫怨。湘梅萼里春那远。

昭平滩险恶,最险是龙头。药弩弦齐彀,铜刀鞘屡抽。红巾翻把隘,白昼竞钩舟。倘得山韩将,狐群岂足忧。

老态念百出,伧客无吴田。空收静中观,三叠能蹁跹。以之忘物多,此生休问天。

山程十日不见江,前日初逢黎渡水。牵车又到渠江畔,漾漾翻波意尤美。今朝嘉陵江水宽,危峰大石更巑岏。棹儿艇子呼晚渡,亦刜钲鼓推标竿。渡头枫绿蔷薇密,我宿山南雍城侧。细思青史什邡侯,君恩何似嗟来食。

小人必树党,势利相因依。势成乃翕合,势去还暌离。君子贵独立,中心存不欺。荣华羞附丽,衰谢罔弃遗。君子与小人,於此常见之。君子诚可守,小人足堪嗤。君不见媚春野卉亿万数,花栏映发如有期。一朝霜风肆凌厉,傍睨不复相扶持。涧底乔松过百尺,干宵直上无附枝。黛色不为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