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种牡丹二绝

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作品评述

《补种牡丹二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换土移根花性安,
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
绝色浓香别眼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园艺爱好者移植牡丹花的情景。作者提到,牡丹花在换土后移根,它们的性子就会变得安静和稳定。然而,作者觉得这个时候移植牡丹花有些麻烦,因为夏天的中午时分太阳太热,牡丹可能不太适应。尽管如此,作者相信只要给牡丹提供清泉和翠绿的荫蔽,牡丹花的生长便不会有太多的困难。最后,作者形容牡丹花色彩绚丽、香气浓郁,超越了人们的想象,需要用自己的眼睛亲自欣赏才能体会到它的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牡丹花的移植和生长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园艺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换土、移根、清泉和翠幄,以及对牡丹花色彩和香气的描述,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感官的享受。同时,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诗人也借喻了人生的变迁和成长过程,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苏辙作为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细腻、清新自然为主,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感悟。这首诗词展示了他对花卉园艺的熟悉和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一絙危磴绕峥嵘,上彻幽深入化城。烟外川原谁绣画,云中楼阁自阴晴。老僧高论都无者,古佛真身宛若生。闻道军持新呪水,愿倾涓滴洒尘缨。

诸公竞起灭彝伦,特立当年一女身。尽付轻尘栖弱草,便从正始断无人。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规摹都水监,文采白云卿。奕叶皆华贯,夫君独屏星。滋滋熙世学,蔼蔼擅诗声。耆老彫零尽,从谁正典刑。

人说南州路,山猿树树悬。举家闻若骇,为寄小如拳。预哂愁胡面,初调见马鞭。许求聪慧者,童稚捧应癫。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湖上玩佳雪,相将惟道林,早烟村意远,春涨岸痕深。地僻过三径,人闲试五禽。归桡有余兴,宁复此山阴。

先生多在山中宿,为爱横斜影上窗。茁发僧从深涧徙,赪肩奴过别峰扛。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空谷不知如许艳,沽来村酒且开缸。

今夕重阳秋意深。篱边散、嫩菊开金。万里霜天林叶坠,萧索动离心。臂上茱萸新。似旧年、堪赏光阴。百盏香醪且酬身。牛山会难寻。

自家声,唱出谁能测。有个头青容白。正是石娥来应拍。身窈窕,腰如搦。偏柔软、舞婆娑,金璧珠,□都索。要皆令尽,酬此功格。才闻玉蕊香,正是琼花坼。两*藓藓同色。便使灵童令采摘。相合就、堪怜惜。呈妙妙、出玄玄,超碧汉,分明顾,动新音、永作仙客。

东郭阿馋驰禓裳,清腹不著烟火香。姮娥唤入广寒殿,诏许捣药不许尝。金丹炼成紫皇喜,玉臼自扔银汉洗。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鬓丝吹落桂枝风,人间封作管城公。先生何许得,尸解貌如枯。蟾带玄疥麒,麟脯未必如。耶律晒羓差不大,先生锦心水雪肠。银钓珠唾千万章,

入石入木知分数,古篆今篆攻岂难。祗因雕巧失真体,不见全文在世间。

为爱江头红蓼花,秋来独作草虫家。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

清啸西峰月,记曾经飘飘霞佩,御风飞度。知道仙家蟠桃宴,此夕洞关无阻。看多少往来鹤驭。分得九霞春色醉,听玉笙、清奏云深处。好天上,神仙府。俗尘笑我山中侣。叹匆匆归后,依旧松烟萝雨。万事一闲都了却,说甚官为柱史。尽拚得此生韦布。齐粟一盂安岁晚,课儿童、闲诵梅花

深林树色翠重重,一枕蘧蘧蝶翅浓。好鸟乍啼惊梦觉,可人山色人帘栊。

门开阊阖晓霞鲜,剑佩称觞玉座前。五福惠心敷下土,三呼稽首望层天。龙旗已荡淮祲,狼燧行清朔塞烟。复会东都临四海,众星环拱万斯年。

轮廓休夸四字书,红窠写出对庭除。时时买得佳人笑,本色金钱却不如。

阴阴勿翦棠,听讼得处所。滚滚山下泉,飞空作甘雨。

乱后今谁在,年来事可伤。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宁复论秦过,终当作楚狂。维舟短篱下,聊学捕鱼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