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

作品评述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中文译文:
盘石曾闻受国封,
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
犹解捐躯立战功。

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以纪事的方式,通过描写盘石(可能指城墙)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国家荣誉和个人奋斗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环境,以及作者个人作为一名受封的官员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

首句“盘石曾闻受国封”表达了盘石(城墙)曾经受到国家的赞誉和封赏,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第二句“承恩不与幸臣同”表明作者并不愿意与那些虚伪、贪婪的幸臣们为伍,他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正直。

接下来的两句“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揭示了当时动荡的局势和战争的威胁。作者提到高城砲,暗示他参与了战争防御的工作,表现出他在时局危急时的勇敢和决心。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他愿意舍弃生命去立下战功的觉悟。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荣誉的忠诚与追求,以及他在逆境中保持正义和坚持自我价值的决心。它不仅揭示了宋代时期的政治风云,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官员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炷香!

萧然方丈病仪成,蓑笠忘来一境清。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

团团竹色绕郊居,勾引清风百亩余。忆昔敲门苏内翰,而今下马范中书。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粟皱繁。

世间何所益,乐善有馨香。贵贱虽差等,非违定不祥。春台宜胜地,花木收严霜。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发白面黧黝,平生舞鱼龙。落月照屋除,彷佛见此翁。白日几黄壤,世方定雌雄。斯文在九牧,吾道非天穷。

以退藏心,邀丘壑老。唱酬之间,意已足考。我以倦翼,故应知还。高躅凛然,庶几是攀。

倚栏吟未稳,把酒问溪山。今日又添岁,一冬无此闲。梅花依竹静,雪意避春悭。次第灯期近,重逢一解颜。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

水落洲争出,天寒日易昏。倦游来异县,小隐住荒村。鹤骨缘诗瘦,鸡肤借酒温。长须烦洒扫,吾欲叩柴门。

驰檄传闻思一来,溪头几立望樯桅。黄花又作霜前槁,白酒空留秋后醅。早岁交游今孰在,暮年林壑要深陪。世间名宦岂不好,只恐势移成溺灰。

颜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贤。杨生亦好学,不幸复徒然。谁识天地意,独与龟鹤年。

乞身林下养衰残,闭户宁容外物干?正使有为终淡泊,未能无疾已轻安。寸阴息念如年永,丈室端居抵海宽。老子尔来深达此,却嫌儿女话团栾。

树头初日鹁鸠鸣。野店山桥新雨晴。短褐无泥竹杖轻。水泠泠。梅片飞时春草青。

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胡床拥毳怯春寒,怀丐人行野雪乾。风信入华披锦段,月魂堕水濯金盘。净名取饭亡我力,慈氏开门只一弹。妙得其中佛受用,头头成见不相瞒。

太白峰前旧隐基,杉松寒翠滴无时。经年抛却又归去,再听岩猿祇自知。

出师亘长云,尽驱诣阙下。首唱恢大义,垂之俟来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