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月下即事

去秋寒早天多雪,今夕冬暄月似春。
淡境味长堪送老,醉乡户小恰容身。
客中两度逢南至,酒后终宵向北辰。
莫笑杞人忧国泪,时看云物一沾巾。

作品评述

《冬至月下即事》是明代诗人程嘉燧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冬至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怀念故乡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年秋天寒冷,早上多雪,
如今的冬天夜晚温暖,月色如春。
这片宁静的境地可以长久地享受,正适合送走我年老的岁月,
我在这个醉人的乡间小屋中,正好可以舒展身心。

我作为客人,两次遇到南方的到来,
酒后,我直到深夜仰望北辰。
不要嘲笑像我这样的杞人忧国的眼泪,
时常看看云彩和万物,一抹泪痕就会沾湿巾帕。

这首诗以冬至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去年和如今冬天的对比,以及冬至夜晚的温暖和月色如春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温暖和美好的向往。他把这个宁静的境地比作一个适合送老的地方,暗示了他对岁月的流逝和自己年老的思考。在醉人的乡间小屋中,他可以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安宁。

诗中还出现了客人两次遇到南方的到来和酒后仰望北辰的情节。这些描写突显了诗人的游离感和对远方的思念。他身处异乡,但内心却时刻牵挂着故乡和国家的命运。他呼吁人们不要嘲笑像他这样为国家忧虑的人,他的忧国之泪是真实而珍贵的。最后,诗人借云彩和万物一沾巾帕的意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关注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忧国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至夜晚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温暖和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和忧虑。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情感诉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

诗词推荐

卧稻雨余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沈香亭北夜炉熏,自拨琵琶向夜分。岂是玉颜偏寂寞,君王原不识昭君。

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干越上清滩。秋晴云锦溪中过,玉石瑰奇一万般。

已了灯窗债,心知举业非。立朝多谏草,取友必深衣。虀甕贫时共,书筒贵后稀。病身偏惜泪,一为故人挥。

恤饥共设三冬粥,稽首诸公。但愿家丰。些小慈悲米济穷。好那容。道心长在常行善,性命圆融。自是心通。缚马拎猿引虎龙。赴蓬宫。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疎。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久以嘉谋赞迩英,暂分东淛慰苍生。闲携僚吏挥金盏,更遣娉婷吹玉笙。霖雨千岩垂欲作,孤舟野水未妨横。匪因衮绣归黄合,还念知章在四明。

平明一阵催花雨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鲲鹏蜩鷃子知不,小大形殊各有俦。取醉尽情师李白,放言极力问庄周。

三月松作花,春行日渐赊。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透石飞梁下,寻云绝磴斜。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

舟兀东风怯晓寒,绿杨堤畔见青山。溯流不碍朝天去,掉鞅何当拜命还。半世光阴忧患裹,他时勋业笑谈间。儿童似觉吾衰老,只欲西归便丐閒。

献玉无良媒,漂沦寡欢豫。壮龄已非昔,驰晖日西鹜。嘉木无荣柯,修条亦成故。一感《式微》吟,吁嗟在中路。

清江台上读君诗,颇欲相从慰所思。何意昌山夜止宿,忽成风雨对床期。

休道泉江寂寞滨。喧喧歌吹遍城_。莫辞邀赏连三日,且庆开禧第一春。呼小队,领嘉宾。王园佳处踏芳尘。星球不用随归骑,自有山头月逐人。

峨眉山月照清溪,中有方瞳一羽衣。拄杖经行天下半,丹砂乞与世人希。千年城郭空归鹤,万里山河自落晖。安得与君游汗漫,乘槎一问女星机。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蘋.

何日离燕碛,来投江上洲。高鸣云际夜,冷度雨中秋。缯缴远须避,稻粱寒未收。春风归翼便,容易一冬留。

芜没丛台久,清漳废御沟。蝉鸣河外树,人在驿西楼。云烧天中赤,山当日落秋。近郊经战后,处处骨成丘。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