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作品评述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上伟大人物韦应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诗人黄庭坚通过描绘韦应物的事迹,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景仰,并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国家的北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韦应物的赞美和自己的自省,展现了作者对伟大人物的敬意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析:

1.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这两句描绘了韦应物的伟大事迹。"昔公"指的是古代的韦应物,他曾经在政治上有过重要的贡献。"调鼎实"意指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具有实权。"指顾九庙尊"表示他受到尊崇,有权力指导国家重要事务。

2.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郡国富士马"指的是现在的国家,意味着国家富庶,马匹强壮。"于今开塞垣"意指当前国家边境的开放,显示出国家的强盛和繁荣。

3.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和责任感。"谁能起公死"表示希望有人能够像韦应物一样,为国家舍生忘死。"为国守北门"意味着守护国家的边疆,保卫国家的安全。

整首诗词通过对韦应物的崇敬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己的期许。它体现了黄庭坚对伟大人物和国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责任和担当的思考。这首诗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黄庭坚为人民和国家奉献的豪情壮志的抒发。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公子去,

老李天中仙,一念人间世。簪裳四十秋,不取公卿位。星斗烂文章,日月悬忠义。缘断还帝乡,飘飘若蝉蜕。玉骨瘗高丘,乃其所卜地。山川暨草木,拱揖浮苍翠。向来峰之巅,勃郁蟠紫气。神物常护持,景色多秀异。郎君久慕道,泥滓唾声利。石洞琢青苔,万古开天秘。非关痼烟霞,稍欲

湖水林风清复清,买肴置酒七峰亭。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

管城子无肉食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格外官曹自在身,阖门扫轨养天真。何须更待年三十,始约孤高不诣人。

紫岩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芳靃蘼兮荫蒙茏,幽人构馆兮在其中。靃蘼蒙茏兮开樾馆,卧风霄兮坐霞旦。粤有宾兮时戾止,樵苏不爨兮清谈已,永岁终朝兮常若此。

自从笔削三千首,复见风骚二百年。佳句独为时辈许,幽光长伴客星悬。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曾到先生栖隐处,桐君山下好林泉。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递莺声透碧纱。洗尽春光连夜雨,海棠赢得两三花。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平生两耳熟龚黄,今日身亲识大方。太史若徵循吏传,一篇气脉在耕桑。

苍龙拂晓挂高寒,飞鞚翩然出旁关。九酿黄封中圣酒,一杯红入上台颜。阉雏生怕韩公召,宫妾万惊富相还。独有帝心怀旧弼,未应霖雨阁青山。

清白门庭四绝邻,长年关扫不容尘。光明转处倾残月,爻象分时却建寅。新满孝,便逢春,醉步狂歌任堕巾。散发夷犹谁管系,太平无事酒颠人。

海风吹月动苍茫,欲往从君道咱长。羁羽沈鳞徒影响,秋鸿社燕各炎凉。纷纷忍农尘埃尽,落落犹期日月光。想得清吟散愁独,书来金薤翦琳琅。

懊悔平生择术差,誓将秋实代春华。幸无大节污青史,曾有狂言坏白麻。已约宗雷同入社,且饶燕许自成家。傍人不必争残线,秃笔何因肯再花。

献终豆徹,礼备乐成。祠容肃肃,风驭冥冥。三时务本,一墢射耕。人祗胥悦,祉福是膺。

君移棠树民皆喜,我住东郊却懒夸。拙性怕逢诗债主,病身愁见酒雠家。郢词温润如丝雨,蜀纸鲜明似绮霞。况是已经仙手和,点头空使角冠斜。

日上牛头度岁辰。黄钟吹_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屏息诸缘入定时,脚跟下事烂如泥。睦州片板轻担出,禅病蠲除不用医。

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