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经野火焚,泰山刻石亡斧斤。

出自清代唐仲冕的《题吴天发神谶碑》

出自清唐仲冕的《题吴天发神谶碑》

拼音和注音

yì shān bēi jīng yě huǒ fén , tài shān kè shí wáng fǔ j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泰山:(名)①山名,在山东。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北斗|重于~|有眼不识~。②岳父的别称。

野火:野火yěhuǒ∶荒山野地燃烧的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地里野草的火[will-o'-thewisp]∶指磷火;鬼火

斧斤:斤,刀。斧斤指刀斧。

刻石:在石上雕刻。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唐仲冕

不详


原诗

峄山碑经野火焚,泰山刻石亡斧斤。

祖龙文字虽奇古,遗壁空说滈池君。

吴皓淫虐浮于政,小国亦侈封峦文。

国山未禅岩山刻,上天帝言山出银。

天玺元年漆月朔,费雩行视华覈闻。

其年阳羡表石室,明年天纪纪功勋。

是时临平湖开石印发,一千二百八十符瑞何纷纭。

五稔青盖已入洛,三段残碣徒埋云。

独有皇休明,小篆妙入神。

此碑险劲复沈著,一洗东京软美气习追先秦。

历千五百有余载,自山转徙亲香芸。

筹思亭后几再砺,尊经阁下宜三熏。

如何岁在乙丑之皋月,嘻嘻出出起束缊。

圣人意盖诛矫诬,燔之俾与臣斯泯。

日余宰临津,善卷洞侧摩米囤。

今得此碑火前拓,犹识竹根钗股春潮纹。

惜哉如此笔,胡弗写皇坟。

诗题炯戒忽发慨,若令长在山谷今犹存。

诗词推荐

久玷畴咨地,新蒙策免恩。往非堪咋舌,来宠梦惊魂。病与疑弓释,身随散栎存,惟馀太阳照,终不礙孤盆。

早魃争攘袂,群龙仅守龛。云峰疑燎火,天色转澄蓝。甘露元同注,丛林莫遍参。新来焦渴甚,无梦到沉酣。

横枝十月要清诗,南国今年尔许迟。梦绕故山千叠叠,眼看新萼一枝枝。欲知影瘦香微处,未称天寒日暮时。却忆玉溪当日树,浅霜深雪总相宜。

我衰太平时,身病戎马后。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驱驰四海内,童稚日糊口。但遇新少年,少逢旧亲友。低颜下色地,故人知善诱。后生血气豪,举动见老丑。穷迫挫曩怀,常如中风走。一纪出西蜀,于今向南斗。孤舟乱春华,暮齿依蒲柳。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蹉跎陶唐人,鞭挞

竹外玻璃十顷宽,水芝高下刻琅玕。冷香翦翦秋风动,孤艳泠泠晓月寒。康乐气豪犹出社,易之韵俗更谁看。笑谈今日亲姑射,太华高吟不数韩。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天笔之存,龙迹纷緼,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鸣呼,有典有则,诒劂子孙,此贴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臣系以诗,式著劂因。圣制不磨,考

寻得天花伴众芳。

过眼一春春又夏,开残芍药更无花。

渺渺茫茫远愈微,乘风日夜趁东归。半醒半困模糊处,一似醉中骑马飞。

如今田野谩抛春。红雨掩衡门。懒读诗书,欠伸扶杖,几案任生尘。从教便向东山老,谁知是个中人。莫怪年来,倦寻城市,嫌我性情真。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有形皆朽孰不知,休吟春景与秋时。争如且醉长安酒,荣华零悴总奚为。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花前月下会鸳鸯。分散两情伤。临行祝付真意,臂间皓齿留香。还更毒,又何妨。尽成疮。疮儿可後,痕儿见在,见後思量。

太一相过烛未销,朝元钟动郁罗萧。身轻不怕琼骀滑,蹴踏青霞上斗杓。

玉京仙子爱春芳,弄遍琼枝嗅尽香。祗有此花知旧意,又随风色过东墙。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鸣鸠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一卧漳滨今欲老,谁知才子忽相寻。

咫尺青山晓未分,旋开还吐尚纷纷。烟云变态有如此,安得斯奇付大文。

晋阳天人赤龙子,按剑叱咤风云起。下嫌九土足腥秽,欲将乾坤翻海洗。妖蟆射杀落九重,日月再启光曈曈。十八文星烂奎璧,玉堂高开连紫宫。天生奇才真羽翼,南金大珠何足惜。凤凰笙管宴彤庭,日听四海歌太平。图形更诏丹青手,不独云台画将星。君不见嬴家祖龙坑学士,山下看瓜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