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舒亶的《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bù dài qiān shān xiāo jǐn xuě , xiǎo hóng yǐ dào xìng huā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山:极言山多。山名。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为长白山的支脉。上有月芽、钵盂、笔架等十余峰。奇峰叠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花枝:1.开有花的枝条。2.比喻美女。3.乌贼。
不待:不待bùdài不必,不用;不等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原诗
风吹雨脚细于丝,泠暖浑如寒食时。
不待千山消尽雪,小红已到杏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