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āo rì tóng lóng zhào shuǐ yá , chūn fēng cì dì dào pín ji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次第:(名)次序。②(副)一个挨一个地:~入座。
朝日:1.清晨初升的太阳。2.天子行祭日之礼。3.天子上朝听政的日子。
春风:(名)①春天温暖轻柔的风。②比喻恩惠。③比喻笑容:~满面。
贫家:穷人家。谦称自己的家。3.使家贫穷。
水涯:水涯shuǐyá离水很近的地方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朝日曈昽照水涯,春风次第到贫家。
轻烟漠漠初含柳,残雪飞飞不作花。
芳草开筵酬上日,紫云飞鞚忆东华。
即须作伴还乡去,沧海东头看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