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字字形图片

tī,zhì,zhāiㄊㄧ|ㄓˋ|ㄓㄞ
  • 拼音tī,zhì,zhāi
  • 注音ㄊㄧ|ㄓˋ|ㄓㄞ
  • 部首
  • 总笔画17画
  • 部外笔画14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12141432512251454
  • 笔顺顺序横/竖钩/提/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 统一码基本区 U+64FF
  • 五笔rump|ryup
  • 仓颉qyyb
  • 郑码dslw
  • 四角50032
  • 异体字㰅 擲

“擿”字的意思

[tī]

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

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

4.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

5.搜索。

6.探。

7.剖开;分。

8.捶。

[zhāi]

古同“摘”:“绿桑~椹。”

[zhì]

1.搔,挠。

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

3.古同“掷”,投掷:“~玉毁珠。”

“擿”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ī ㄊㄧˉ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搜索。探。剖开;分。捶。

其它字义


zhì ㄓˋ

搔,挠。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古同“掷”,投掷:“~玉毁珠。”

其它字义


zhāi ㄓㄞˉ

 ◎ 古同“摘”:“绿桑~椹。”

英语 to select, to pick out from, to discard

法语 sélectionner,pinailler,exposer

“擿”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挑出;剔除 [pick]

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汉书》

(2) 揭露 [expose]

慕张生之擿伏。—— 梁元帝《玄览赋》

(3) 又如:擿伏(揭露隐秘的坏事);擿奸发伏(揭露检举隐秘的奸人和坏事);擿发(揭发)

(4) 挑剔 [nitpick]。

(5) 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别)

(6) 另见 zhì

其它字义


zhì

〈动〉

(1) 搔;挠 [scratch]

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列子·黄帝》

(2) 投掷。后作“掷” [throw]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月去箧》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史记·刺客列传》

(3)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掷);擿弃(丢弃)

(4) 另见 tī

“擿”字的辞典解释

擿ㄓˊzhí动

搔。《说文解字·手部》:「擿,搔也。」《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投。《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通「掷」。

发簪。即搔头。《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簪以玳瑁为擿。」

擿ㄊㄧˋtì动

挑取、挑出。如:「擿出」。《汉书·卷八·宣帝纪》:「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揭发、揭露。如:「发奸擿伏」。《新唐书·卷二○六·外戚传·杨国忠传》:「国忠已得志,则穷擿林甫奸事,碎其家。」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