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来时秋不见桃花,空树寒泉泻石涯。
争得时人见鸾凤,不教身去忆烟霞。

作品评述

《桃花源》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时秋不见桃花,
空树寒泉泻石涯。
争得时人见鸾凤,
不教身去忆烟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桃花源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桃花源原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桃花,只剩下空荡荡的树林和冷清的泉水。时人们争相寻找传说中的凤凰和鸾鸟,但作者并不希望自己身临其境,只希望保留对过去繁华景象的美好回忆。

赏析:
《桃花源》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诗词,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桃花源原本是一个人间仙境,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桃花,只剩下荒凉的景象。这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描绘,也可理解为人生中美好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诗中的"时人"指的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们,他们争相寻找传说中的凤凰和鸾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然而,作者并不向往这种虚荣和浮华,他宁愿保留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冷漠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它呈现了桃花源的残破景象,透过这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于繁华背后空虚与无常的思考。这种对现实的冷峻揭示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禅宗的氛围,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万事模棱持两端,脂韦自饰巧求全。如何身处周唐际,党武翻成狥一偏。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沉思恨有馀。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不归小白花岩住,越样梳妆诳世人。无底篮虽提得活,禹门未必解翻身。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_栖。醉后风流情更好,笑谭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风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闻说西溪上,波光映远天。吟蛩催急杵,落雁近渔船。红树斜晖淡,黄花晓露鲜。田家新酿熟,共醉月明边。

故人虽尽别,相去独君赊。缘路云千堠,临边树一家。渡江船载马,到馆烛惊鸦。莫叹孤城废,春来尚有花。

登山岂不乐,属此风露清。排檐夜雨滴,诘旦天空明。欢然金石交,要我林泉盟。支筇趁汗漫,勇往不计程。一水何索纡,千峰郁峥嵘。仰视流云驰,俯听幽壑鸣。班荆得所适,斗酒聊共倾。人生会有累,聚散如浮萍。今辰谐胜游,异日难忘情。意惬各赋诗,庶以纪此行。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不为摧伤改性灵,静中犹见好仪形。每怜今日长垂翅,却悔当时误翦翎。医得旧创犹有法,相知多难岂无经。稻粱且向人间觅,漠羡抟风起北冥。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野色满方壶。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问讯曲湖老,何时访老夫。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他道已融归正道,后正犹办入先天。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诗带薪。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绚丽繁霞彩,荧煌瑞锦堆。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来。

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百粤三吴称独步,八分一字直千金。桃花关外看红雨,杨柳堂前坐绿阴。今日窅然忘此景,断碑残碣尽伤心。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吾生如虚舟,万里常泛泛;终年厌作客,著处思系缆。道边何人居?花竹颇闲淡,门庭净如拭,窗几光可监,堂上满架书,朱黄方点勘。把茅容卜邻,老死更谁憾!

五天一只蓬蒿箭,搅动支那百万兵。不得云门行正令,几乎错认定盘星。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