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春晓

月光微,帘影晓。
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
浓睡不堪闻语鸟。
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
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
谁唱竹枝声缭绕。
□□临风,自诉东风早。

作品评述

诗词:《苏幕遮 春晓》
朝代:宋代
作者:张玉娘

月光微,帘影晓。
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
浓睡不堪闻语鸟。
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
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
谁唱竹枝声缭绕。
□□临风,自诉东风早。

中文译文:
微弱的月光,帘影隐约。
庭院显得深沉,宝鼎余香飘荡。
沉睡中无法听到鸟语。
情感随着梨花云飘荡,梦境融入青春的远方。

海棠树底阴影,杨柳尖端。
稀疏的雨点,冷烟似我忧愁多少。
谁在唱着竹枝声缠绕。
站在风前,自述东风的早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苏幕遮 春晓》是宋代女词人张玉娘的作品。诗人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而含蓄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诗的开篇,描绘了微弱的月光和帘影,展示了清晨的宁静和幽深。庭院中的宝鼎余香在空气中弥漫,给人一种安静而祥和的感觉。然而,浓睡中的诗人无法感知到鸟语的声音,暗示她对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孤独。情感如同梨花云一样,随风飘荡,梦境也远离了青春的现实。

接着,诗人描绘了海棠树下的阴影和杨柳尖端,以及稀疏的雨点和冷烟,借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烦恼。她以自身感受来描述雨点和烟雾,暗示了自己的情绪和心境。

最后两句诗,诗人询问谁在唱着竹枝声缠绕,这句话暗示了她对于音乐的渴望和寻求。最后一句描述诗人自己站在东风面前,向东风倾诉自己的心事和早晨的感觉,表达了对自然的倾诉和寄托。

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绪,展示了她对自然、对生活、对音乐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松阳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张玉娘的文学成就

  《兰雪集》共有诗117首,词16阕,作品虽然不多,但很有艺术成就。她的诗体裁多样,有绝、律、四言、六言等,且长于古风。题材和风格也迥然相异,既有清丽凄婉,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唱,又有气势磅礴、壮怀激烈的爱国咏叹。《山之高》、《拜新月》、《卜归》、《古离别》、《川上女》、《玉蝴蝶·离情》等诗词寄托着思念、忠贞、哀愁。更可贵的是,玉娘虽身在闺中,但心驰千里。关心战乱时代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写下了“凯歌乐府”四首,《塞上曲》、《王将军墓》、《咏史·谢东山》、《塞下曲》、《从军行》等慷慨激昂的诗篇,悲壮豪迈,全无闺中女子娇弱的气质,充分表达了张玉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难怪朱古微刻《疆村丛书》时,还以为她是一个男子,竟不知她是巾帼词人呢。

  历代的有识之士很看重张玉娘的诗词和为人。早在元代,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诗人虞伯生读到《山之高》三章赞曰:“有三百篇(《诗经》)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读到“我操冰雪洁”句时赞:“真贞女也,才女也!”当读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时,拍案道:“此岂妇人所及!”;现代著名词学家唐圭璋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写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鹦鹉冢”故事的来源》中写道:“谁也知道,宋代女词人,有李易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吴淑姬这一班人。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还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足以和她们分庭抗礼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贞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贞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含恨千古。……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他大声疾呼:“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现代词学家谭正璧在其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写道:“宋代女词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和孙夫人。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被称为四大词家”。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国妇女与文学》一书中有言:“玉娘的诗,绝少闺阁气,她最擅长于古风,简直没有一首不显露一幅好图画呢!而女子长于古风,也是一个特点。……她的词也很好,虽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现代戏曲史家赵景深教授称张玉娘故事为“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

张玉娘的生平

  玉娘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诗词推荐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垅田歌去作群。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苏幕遮

燕子何光彩,飞飞引众雏。营巢终老章,解语只含胡。贺厦恩非浅,焚宫祸亦殊。寥寥鸿鹄志,嗟汝岂能俱。

苏幕遮

秋叶飘零,秋虫夜鸣。色不是色,声不是声。达磨九年会不得,急携只履问归程。

苏幕遮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护护。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截橑为欂栌,斫楹以为椽。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虽无风雨灾,得不

苏幕遮

天与幽姿自不同,凌寒独秀雪霜中。山茶未许方高洁,故使千花立下风。

苏幕遮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也曾糜太仓粟,夜间邪许泪滂沱。

苏幕遮

草木藏春柳报先,谁将苍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无价,陌上三农庆有年。玉糁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麦连天。阴阳燮理非吾事,新岁调和岂偶然。

苏幕遮

天经地义,孝哉闵骞。父母昆弟,莫间莫言。污君不仕,志气轩轩。复我汶上,出处休焉。

苏幕遮

山村寥落野人稀,竹里衡门掩翠微。溪路夜随明月入,亭皋春伴白云归。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汀畔数鸥闲不起,只应知我已忘机。

苏幕遮

常常有约寻幽趣,汩汩无从避俗喧。欲断世间千万事,须穷纸上五千言。

苏幕遮

一叶漂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便如伍子当年苦,只少行头宝剑装。

苏幕遮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苏幕遮

春风吹雪下桑乾,添得城中一夜寒。幹鹊楼高消不尽,长安街上马头看。

苏幕遮

三年弃旱独堪闻,一熟诸村稍作欣。老子朝朝弄田,水眼看翠浪作黄云。

苏幕遮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开窗修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苏幕遮

帝城底里有山林,桂树团团烟雾深。玉臂折来数枝月,银髯羞插满头金。谈间千首有此客,空外一声何处砧。酒亦销愁亦生病,不须不醉不须沉。

苏幕遮

两年梦寐记冰姿,再挹丰标胜旧时。形秽自怜吾更老,味同乃幸独相知。幽花野竹频移座,薄酒清茶共说诗。晚色柴门挂新月,玉骢欲上步犹迟。

苏幕遮

路转横塘入乱峰,遍寻萧洒兴无穷。楼台特起喧卑外,村落随生指点中。溪傍五云清逗玉,松分八面翠成宫。归途父老欣相语,今日程公昔谢公。

苏幕遮

公子从来火伞中,解衣未定语匆匆。山行触热端何事,夹路杨梅树树红。

苏幕遮

真复多多穷传记,端能亹亹著诗文。名场早捷千军阵,胪陛应符五色云。乱后湖山今稍稍,閒中宾主几醺醺。衰迟亦欲陪赓唱,未必当筵逮所闻。

苏幕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