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

道路通襄野,风烟近楚天。
地卑荒巨泽,山断见平川。
舟楫自此去,音书谁与传。
西南是巴峡,应尽落霞边。

作品评述

《汉川》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道路通向襄野,往来车马络绎不绝,繁忙而热闹。风烟近楚天,这里的风和烟云似乎更加接近楚国的天空。地势低洼,广袤的泽地荒芜凶险,山脉中断,平原展现在眼前。舟楫从这里起航,音书传递消息的寄托渺茫。向西南方向是巴峡,应该是到了那里才能尽情欣赏到美丽的落霞。

诗意:
《汉川》以景物描写为主线,描述了一条通往襄野的道路,以及沿途风景的变化。诗人通过描写地势、山川和交通情况,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活动的繁忙。诗词中还融入了对西南方向巴峡的美景和落霞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抒发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赏析:
《汉川》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北方平原的地势特征和西南山川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辽阔和壮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诗中的舟楫和音书等形象,暗示了人们的行动和信息传递,与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的巴峡和落霞,则给人留下了遥远和美好的向往之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微小,以及对远方和美好的向往之情。

诗词推荐

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一从亲几案,常恐近儿童。卓立澄心久,提携注意通。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苕溪渔隐》)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以下《诗话》)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赠贯休》)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石首县》)吟馀潮入浦,坐久烧移山。(《湘江》)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

五马新回金络头,方春稀讼释南囚。荆岑汉浒联形胜,渚月台风递宴游。自许良辰偏有感,不知清唱遂无俦。比来酒所闻相忆,对倚层城近此楼。

一片春天在眼前,眼前须识好春天。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能用真腴为事业,岂防他物害暄妍。我生其幸何多也,安有闲愁到耳边。

奉水微微洒,恭提帚与箕。室堂须净扫,几案亦轻麾。

二月犹塞水有雷,江梅缠谢小桃开。宫娥不放珠帘下,待得东风送燕来。

谁言卞璧无人鉴,但办肯心终不赚,燎却眉毛尚不知,询岐欲往西天际。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旧岛日日摧,池水

到得黄盆九月天,呼童弛担驻征鞯。迢迢江水天连楚,漠漠淮乡稻满田。酒旆风翻疎柳外,渔家纲晒夕阳边。买将郭索倾杯处,对景诗成恰一篇。

两喝与三喝,作者知机变。若谓骑虎头,二俱成瞎汉。谁瞎汉,拈来天下与人看。

种禾满东坡,薿薿尺许长。初苦夏日暴,今为秋雨伤。耘耔不能施,丛杂众草荒。农夫荷锄归,无语空徊徨。

眼里拈却翳,空中那有华。路不拾遗君子事,民无侵扰玉平家。

郡斋全占五溪云,就养辞权以孝闻。重戴旧称秦御史,高堂新授汉封君。板舆为别经三载,寿酒先斟满十分。我叹今生无此事,赋诗相送泪雰雰。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重入都门又许时,旧巢新燕欲何之。清风忽送苕溪便,满纸云烟七字诗。

吾常好乐乐,所乐无害义。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乐人有美行,乐已能乐事。此数乐之外,更乐微微醉。

为爱刘郎驻玉华。暗将心事许烟霞。石田茅屋老生涯。铁笛不须从二草,头巾长拟挂三花。他年人说漫郎家。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十分酒盏従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恶钳鎚下翻身去,个个当阳要出尖。钉得虚空无缝罅,有完全有不完全。

玉妃谪堕作梅花,不与群芳定等差。莫是清高嫌俗眼,故张翠幕淡笼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