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篇

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
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
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
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
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
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作品评述

《明月篇》是宋代蒲寿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像一颗明珠悬挂在夜空。
海上的商船船长并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恰逢鲤鱼跃龙门。
在深渊中,生命短暂如须臾,平地却有千丈的深川。
丈夫岂会没有志向,却为儿女的生计所困扰。
他们的美貌在头顶上闪耀,却在他人口中引起嫉妒。
美丽的人流下一滴泪,却不愿随波逐流。
眼睁睁看着月亮的光辉,它的圆缺几次轮回。

诗意:
《明月篇》描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以月亮作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不易。诗中通过船长不珍惜生命、鲤鱼跃龙门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生计之间的矛盾。丈夫的志向被家庭责任所压抑,而美丽的人则面临着嫉妒和非议。最后,诗人以明月的圆缺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寄托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赏析:
《明月篇》以简洁的语言和寓言的手法,将人生的困境和挣扎娓娓道来。船长不爱惜生命,表达了追求利益时的盲目和冒险。而丈夫困于儿女的生计,展现出现实和理想的冲突。诗中的美丽人物遭受嫉妒和非议,反映了社会中的嫉妒心理和非议态度。最后,诗人以明月的圆缺几次轮回,寄托了对人生变化和命运无常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言,揭示了人生的辛酸和无奈,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五城邻北极。百雉壮西昆。钩陈横复道。阊阖抵灵轩。千柱莲花塔。由旬紫绀园。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星窥朱鸟牖。云宿凤凰门。新禽解杂啭。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流雪长河源。建始移交让。徽音种合昏。风飞扇天辩。泉涌属丝言。羁臣从散木。无以预中天。□□遥可望。终类

风急花飞昼掩门。一帘残雨滴黄昏。便无离恨也销魂。翠被任熏终不暖,玉杯慵举几番温。个般情事与谁论。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千古会稽城,闾阎乐太平。丰年观米价,霁色听禽声。俗俭憎浮侈,民淳力钓耕。豳诗有七月,字字要躬行。

何时太夫人,上天回哀眷。墓久狐兔邻,呜呼泪如霰。

不乐予何甚,非关未策勋。秋灯逢积雨,客泪送离群。身事千年鹤,心期万里云。烦君经废庙,鸣咽当家文。

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雾雨杂炊烟,山巅复树巅。初疑但纷若,有听勿骚然。立马看题壁,冲鸥唤渡船。莫嗟饥雁外,且及暮鸦前。

怡颜无暑到新宫,一样珠帘广殿风。角黍菖丝随丝物,旨甘时下五云中。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锦字行行苦,罗帏日日啼。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

晓日光穿户,衡门起及晨。檐垂冰折柱,涧涌雪鎔银。腊取一时乐,春期数日新。曝书仍曝背。自笑巧於贫。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灰。

西风入丛竹,惨澹带秋阴。惊起中汦雁,衡阳万里心。

旅情伤别意何如,霜打枯茄雪未除。门户难成攻事业,殷勤暇日读诗书。须怜白发亲今晚,莫恃朱颜气有馀。要使仇香非醉尉,定知不负武昌鱼。

未见先呼字,因闻叩竹扉。清真殊不厌,容与澹忘归。山月卧绳榻,林风吹葛衣。群机皆已息,何事鹊惊飞。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不向碧台惊醉梦,但来清镜促愁容。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涧松。闲步幽林与苔径,渐移栖鸟及鸣蛩。

伏神老芋不伤生,江蠏蟛蜞祸亦轻。我独好奇尝酒堇,误思榧实杀三彭。

五凤规橅到眼中,摘星奇观欲争雄。客乘云气游三岛,人听歌声指半空。便拟瑶杯酌银汉,何妨醉面受天风。胡床不尽登临兴,未觉邦君后庾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