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游天竺寺(其二)》
拼音和注音
xī hú zhī xī tiān zhú shēn , tiān xiāng mǎn fēng duō guì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竺:1.古波斯语音译词。印度的古时称呼。2.山峰名。
西湖:西湖xīhú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西天:(名)①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因为印度古称天竺,在中国西南,故略称西天。②佛教徒指极乐世界。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西湖之西天竺深,天香满风多桂林。
老猿引子下高树,流水与云来远岑。
上方已变劫灰黑,古涧长带秋岚阴。
清辉娱人且归去,后夜明月来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