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花和李太尉

吴钧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
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

作品评述

《棠梨花和李太尉》是唐代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钧蕙圃移嘉木,
正及东溪春雨时。
日晚莺啼何所为,
浅深红腻压繁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莺鸟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感慨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是吴钧蕙圃移嘉木,吴钧蕙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薛涛将它移植到了优美的园林中。诗人通过这一描写,展示了春天花木繁茂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春雨时节的东溪。东溪是一个河流的名字,诗人用“春雨时”来修饰,表达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意境。这里的春雨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傍晚时分莺鸟的啼叫。莺鸟的啼叫是春天的特征之一,它的鸣叫声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诗中问到“莺啼何所为”,表达了诗人的好奇和对自然界的疑问,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以浅深红腻压繁枝来描绘花朵的繁茂景象。这里的花朵可能指的是吴钧蕙或其他花卉,它们的花瓣浅浅深深地堆叠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压倒性的视觉冲击,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花木、春雨和莺鸟的描写,诗人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希望的到来,同时也呈现了自然界的繁荣景象。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作者介绍

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流落蜀中,遂入乐籍,辨慧工时,有林下风致。韦臯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着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笺,时号薛涛笺。有《洪度集》一卷,今存编诗一卷。 薛涛字洪度,本长安人,随父宦流落蜀中。文宗大和五年卒,年六十四。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未要携家入远山,闭门谢俗自安閒。檐低还许归云底,墙短仍将叠嶂环。

诗自茶山后,如公世所稀。特来参活字,应肯授玄机。寒涧孤松老,秋云独鹤飞。台山千万丈。望望未能归。

转眼荣枯惊一梦,百年光景悠悠。浮生扰扰笑何楼。试看双鬓上,衰飒不禁秋。古往今来。多少事,一时分付东流。五更枕上调清愁。笛声何处起,明月蓼花洲。

白雾花烟昼不分,竹风梢雨乱纷纷。杖藜来往成何事,添我胸中一壑云。

重阳无酒上高台,冷对西风笑几回。虽信佳辰从古重,不知今日为谁来。忽闻天外清歌发,云是淮边曲宴开。自叹弗如篱下菊,此时翻得伴吟杯。

法会起因出,平地起波流。含灵同佛性,忙忙不肯休。

敷涂尽种种,诸法亦何常。菩提植净本,蕴此妙观方。旋轮众冥息,普我无量光。求彼意识界,一与颂灯王。

桐花暗澹柳惺憁,池带轻波柳带风。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

闒茸复埃尘,难亲复易亲。皆疑有仙术,问著却愁人。只是耽浮蚁,曾云见泣麟。相逢先合手,浑似有前因。

匈奴何敢渡江东,一士真过万马雄。唐室安危谁可佩,雪山轻重属之公。天台不纳尚书履,乡县犹乘御史骢。行乐休嫌园小小,高歌幸有婢隆隆。

初晴月向松间出,盛暑风从水面来。已比他人多数倍,况能时复举樽罍。

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已枯堪采取。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采樵客,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宅。

一梦续一梦,梦短寒衣长。颠倒无首尾,哀乐迷存亡。枕上忽自笑,历历见未尝。至人本无梦,有梦其何伤。鱼旐农夫喜,熊罴男子祥。吾年过不惑,梦觉久已忘。未来尚暧昧,既往恐思量。不知邯郸道,几番熟黄粱。

病减还思近麴生,嚼花嗅蕊对空瓶。不应斗酒钱三百,犹惜春衣耐独醒。

月下倾残酒,风前读断碑。采江那有意,陟岵不无悲。树影经船疾,滩声到枕迟。重来更何日,放棹欲何之。

永庆招提墨数行,岁时风露每凄伤。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锺未可忘。

莫使儿辈觉,从渠青紫纷。马前金罢亚,鸟外玉奫沦。

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姝娘翠黛有人描,琼女分鬟待谁并。弄妆俱学闲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去秋言别时,执手水之湄。犹侈春风会,那知夜壑移。鬣封期已薄,眉案死相随。君可无遗憾,其如我自悲。

难与时流道,忧心常悄悄。古道贵平阳,今人□机巧。好古而居今,每饭不能饱。来往无嫌猜,□知爱沙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