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顺宁窗

风生松桧雨生杉,抖擞泥尘恨满衫。
从此便膺君命重,亦须昭穆葬江南。

作品评述

《题顺宁窗》是宋代王遂创作的一首诗词。其内容描述了风吹生松树和雨浸生杉树的景象,以及作者被灰尘污染而怀恨之情。诗词表达了作者承受重任、追求正直的决心,并以自己的名节去镇压腐败之风。

中文译文:
风吹生长松树,雨淋润泽杉树,
扬开衣袖除去恨满衫的尘土。
从此之后,我将担负重任,
亦须以威仪葬身于江南。

诗意和赏析:
《题顺宁窗》描绘了大自然中松树和杉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情景,以此对比了作者自身陷入尘世中的窘境。松树和杉树被风雨洗涤,寄托了作者摆脱世俗纷扰的愿望。作者提起抖擞泥尘恨满衫的心情,暗示自己对于道德败坏和污秽世界的憎恨。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决心担起重任,追求正直,以自己的清廉名节来诉说对腐败之风的抗争与压制。

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作者的愤懑和决心。作者以自然的景象作为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词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意志和对清廉正直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展现了强烈的感情和意志,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诗词推荐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邑称仙之居,山水开画图。着我老仙子,少试胸中书。视印秋风前,观化冬日初。琴调待平弦,发稠借轻梳。岂必三年期,朞月亦可乎。赤城势连越,朱溪流通吴。人限地百里,而滞天一隅。俄然乘云翔,邑人空叹吁。

一雨动三日,沟塍皆怒流。风凉欺酒力,喜色寄诗愁。不待桑林祷,俄宽杞国忧。丰登知有象,满听载涂讴。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仰看宫殿浮天半,想见笙箫在月中。上清宫

雨多杨梅烂,青筐满山市。儿女当夕飡,嫣然口唇紫。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配国殇。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一别都门十六霜,重来人识老春坊。词林旧例呼前辈,兰省新衔进左堂。未览文移先画押,才传云板便归房。绿阴清昼支颐坐,时见流莺出苑墙。

吟车曾到社桥来,不见山人乞食回。荒沼秋深莲已谢,寒林科近菊初开。句引渊明无酒琖,观迎元度但茶杯。寻盟却喜梅花发,日日论诗坐碧苔。

弹指圆成八万门,有无无有岂堪论。假设千经并万论,直应迦叶不闻闻。

秋雨不肯晴,秋夜不肯明;寸心集百忧,厌此点滴声。岁月不贷人,老病忽至此。丈夫本忧世,儿女乃畏死。

惠爱如春威似霜,神明佳政蔼余杭。集贤庭畔依依柳,无限行人比颂棠。

干上非无援,才多却累身。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久别唯谋道,相逢不话贫。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风尘。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阅尽人间盛衰草。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迷时今日如前日,悟後今年似去年。随食随衣随事办,谁知佛印祖师禅。

桐花竹实几时生,桑野秋繭未定成。肯信饥寒能累道,唯余寂寞许寻盟。年颜已愧神仙事,江海难忘故旧情。何日往来同井陉,清谈清坐到天明。

流水漂花,记同寻阆苑,曾宴桃源。痛饮狂歌,金盏倒垂莲。未省负、佳时良夜,烂游风月三年。别后空抱瑶琴,谁听朱弦。风流少年儒将,有威名震虏,谈笑安边。寄我新诗,何事赋归田。想歌酒、情怀如旧,后房应也依然。此外莫问升沈,且斗樽前。

火后丘墟市,兵前风雨春。那知携手地,俱是皱眉人。海柳吟犹弱,山莺听未真。明朝各分路,何处避风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