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许待制春雪

密雪犯阳和,寒阶覆短莎。
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
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
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

作品评述

《依韵和许待制春雪》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阳和初春时下着密密的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和变化。

诗中描述了雪花密密麻麻地飘落在阳和的寒阶上,将短莎覆盖。这里的阳和指的是初春时节的阳光,而寒阶和短莎则代表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雪花的密集覆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阻碍了人们的行走。

诗中还提到了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这里的条牙指的是植物的芽,鸟舌则代表了鸟儿。由于雪的覆盖,植物的芽无法顺利生长,鸟儿也因为食物的减少而无法歌唱。

接着,诗中提到了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这里表达了雪花的变幻无常,一会儿下得密密麻麻,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变幻的特性使人们无法预测雪花的到来和离去。

最后,诗中提到了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这里的桃花指的是春天的象征,禹门水则代表了一种水域。诗人通过描绘桃花和水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变幻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桃花和水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眼生三角,头峭五岳,三遭瞎棒折驴腰。一喝当空,星斗落错。

法战场中树胜旗,话头何似问头危。古人减灶添兵处,切忌交锋蹉过伊。

日高得米唤儿舂,苦雨园蔬久阙供。省事家风君看取,半饥半饱过残冬。

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看来看去两相厌,花意索寞恰似无。清晓肩舆过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虚。乃是结成菊花塔,蜜蜂作僧僧作蝶。菊花障子更玲珑,生采翡翠铺屏风。金钱装面密如积,金钿满地无人拾。

祁祁甘雨正当春,草树精神一倍新。匀洒农郊偏长麦,缓飘花槛不惊人。密随宫仗环青辂,普逐皇恩下紫宸。霁后楼台更堪望,满园桃李间松筠。

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风流金马客,歌鬟醉拥,乌帽斜_。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客路逢寒食,浙西春事稀。日华藏暖景,天气未单衣。歌棹喧椎鼓,桃花巧映扉。空蔬麰麦粉,药病岂心违。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涪翁浣花醉图歌,歌词自作复自写。少陵无人张颠死,此翁奄有二子者。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诗仙不合兼草圣,鬼妒天嗔教薄命。人言爱书缘爱贤,紫眉未必胜青编。旧时鬼门关外客,如今一字抵尺壁。何须千载空想忆!

明回老兔宫,冷下苍龙窟。诸人名邈兮摇手未然,万象森罗兮点头具足。

宿雁惊江渚,饿彪啸林丘。不知雪如许,但怪风飕颸。起看堂前柳,枯梢戛鸣球。安得万家春,角我饥寒忧。旋支折脚铛,移灯视床头。发蒙余半瓶,聊温三四瓯。鸣肠时一沃,曲身渐和柔。遥应原野间,锦衾覆釐麰。农夫庤钱鎛,指日望有秋。愿言开同云,东郊从春游。

月色净加水,奈此清兴何。谁人当领此,隔屋呼项佗。驾言先我出,追随费经过。履声适相逢,欢然甜亭茶。乾坤何浩荡,水月光相磨。醉归巷无人,群儿自前呵。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篷。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已无欲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

佛法诗名谁更继,未闻随分谒侯王。洗盂秋涧日华动,捣药夜堂云气香。苔藓乱青封叠石,杉松浓影过空墙。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师住久长。

物华苒苒竞芳新,六月红蕖自作春。走马看花传好句,长梯摘实赖幽人。雨馀门巷无留客,月上池台绝过尘。为约龟鱼共清赏,酒香花气两相亲。

别墅萧条海上村,偶期兰菊与琴尊。檐横碧嶂秋光近,树带闲潮晚色昏。幸有白云眠楚客,不劳芳草思王孙。北山移去前文在,无复教人叹晓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