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萍乡阳春亭)

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
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
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作品评述

《生查子(萍乡阳春亭)》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山拥翠屏,
一水萦罗带。
雨过水痕添,
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
天迥风尤快。
啼鸟一声闲,
唤起情无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阳春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阳春亭位于萍乡,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如翠色的屏风,而一条水流环绕亭子,如同一条细腻的丝带。雨后水面上的涟漪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气息,云散后山峰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亭子高耸,景色最为幽静,天空辽阔,风吹得更为迅猛。诗人听到一只孤独鸟儿的啼鸣,唤起了他难以言喻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阳春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山水景色十分优美,山峦和水流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亭子高处,景色幽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静和思考。天空的辽阔和风的迅猛增添了一份豪情和激情的氛围。

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一只孤独的鸟儿的啼鸣打破了宁静,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无法言说,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默默思索。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和思绪的追溯。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丽,同时也可以思考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感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词推荐

社雨晴时燕子飞,园林何许觅芳菲。江山良是人谁在?天地无私春又归。残史有期成汗简,修门即日挂朝衣。人生念念皆堪悔,敢效渊明叹昨非。

阳春

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穴疑丹凤起,场似白驹来。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不言劳倚伏,忽此遘邅回。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揆画惭周道,端忧滞夏台。生涯一灭裂,岐路几裴徊。青陆春芳动,黄沙旅思催。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入阱先摇尾,迷津

阳春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阳春

此香堪笑又堪悲,刚把愁肠说向谁。冶父山前曾落节,午钧之重一毫釐。

阳春

邦侯光价擅文场,密印心胸书传香。鸣鹿载歌苹野什,骄骅群跨杏园芳。阳春有脚葭吹管,生意无边柳著行。已报主人环玉立,与观宝句递春坊。

阳春

碧幢红旆拥西风,几点淮山落眼中。卧辙正看留使者,褰帷早已识元戎。儿童骑竹迎并牧,父老封棠记召公。人望汲卿居禁闼,淮扬只恐又匆匆。

阳春

断红流水香难觅。行云一去无踪迹。杨柳漫遮阑。闲愁付远山。玉筝弹未了。倚柱人空老。青子摘来酸。酸心有几般。

阳春

侍郎情所寄,九酝屈杨枝。酿熟仍亲酌,方成一段奇。

阳春

六桥如画,看地雄两浙,人骄三楚。谁隔荷花,听水调、兰棹采莲船去。鹤舞盘云,虹消歇雨,一缕南山雾。冷香凝绿,嫩凉生满庭宇。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别情无数。明月天坛尘世远,青鸟替人传语。玉解连环,书裁折叠,没放相思处。裴公亭上,诗来还是怀古。

阳春

古寺相留跨两年,穷通出处固天然。短檠灯火掩书卷,屡听芭蕉夜雨眠。

阳春

随牒人间鬓欲疏,归耕且复补东隅。甑炊地碓新舂米,衣拆天吴旧绣图。有圃免烦官送菜,叩门翻喜吏徵租。不愁问字无来客,惟欠杨雄宅一区。

阳春

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阳春

以酒为乡墨作庄,崖寒云亦为诗忙。春山药草谁同斸,云迳梅花只自香。竹不碍山青入户,藓缘谢客绿侵床。岂无枫叶吴江句,夜雨何时稻韭黄。

阳春

折花携酒看龙窝,镂玉长旌俊彦过。他日各为云外客,碧纱笼却又如何。

阳春

衰年寒食又清明,欹枕诗成字不成。却寄宗文与宗武,一春风雨大江横。

阳春

楼上云山逐望来,楼前花木及时开。老夫脚力犹强在,不记登临日几回。

阳春

林间青雀儿,来往翩翩绕一枝。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阳春

懒逐交游户昼扃,客来曳履亦逢迎。旧知吾里多豪隽,亲识君家好弟兄。瓜芋满畦聊卒岁,琴书一榻寄平生。骅骝历块终千里,俗眼悠悠未可轻。

阳春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阳春

帝寝重扉寂寞开,鼎湖龙去可能回。芙蓉内殿初成后,虎豹离宫不再来。三月麻衣明晓雪,万声号动隐春雷。巡游幸返苍梧辔,供奉犹存玉几哀。

阳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