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作品评述

《金鸡报晓》是一首明代朱元璋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尽残星与晓月。

诗意:
这首诗以金鸡报晓为题材,表达了朱元璋对黎明时分鸡鸣的描绘。诗人通过描述鸡鸣的声音和次数,向读者展示了鸡叫声逐渐增多,最终迎来了黎明的景象。朱元璋借助这一自然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代表着希望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黎明的渴望和对新一天的期待。通过描写鸡鸣声的逐渐增多,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黎明的到来。起初,鸡只发出一声鸣叫,随后增加到两声,最后达到三声,这种声音的增加与夜晚的消逝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黎明的到来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诗中的“扶桑日”是指太阳升起的时候,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而“扫尽残星与晓月”则暗示着夜晚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来临。

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黎明时分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朱元璋巧妙地运用了鸡鸣声的变化和黎明的符号,表达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晨的宁静和希望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黎明带来的新的开始和无限可能性。

诗词推荐

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楚山迎驿路,汉水涨秋涛。鶱翥方兹始,看君六翮高。

古文

合肥一都会,世号征战地。我来值明时,不识兵革事。

古文

晨兴抹两屦,为口见驱迫。课童督秋刈,野获夜彭魄。田翁适过予,繿缕黑而瘠。具言土力贫,年登苦囏阨。一饭不自斯,未议了称责。昨者耆长来,名复挂欠籍。截绢入官输,官怒边幅窄。抛掷下堂阶,退字印文赤。卖牛重买丝,篝灯不停息。明当扣东邻,假牛不牟麦。久贫少人情,恐复

古文

瞥尔家栏里,回头识得伊。不须常管带,取次倒横骑。似客归家日,如儿得母时。平田荒草里,吹唱哩囉哩。

古文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古文

日高睡起,又恰见、柳梢飞絮。倩说与、年年相挽,却又因他相误。南北东西何时定,看碧沼、青萍无数。念蜀郡风流,金陵年少,那寻张绪。应许。雪花比并,扑帘堆户。更羽缀游丝,毡铺小径,肠断鹁鸠唤雨。舞态颠狂,腰肢轻怯,散了几回重聚。空暗想,昔日长亭别酒,杜鹃催去。

古文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古文

野水竹间清,秋山酒中绿。送子此酣歌,淮南应落木。

古文

深坊别馆兰闺小,障掩金泥。灯映玻璃。一枕浓香醉梦迷。醒来拟作清晨散,草草分携。柳巷鸦啼。又是明朝日向西。

古文

北归了无日,先垄扫何时。愁与燕鸿远,心同楚客悲。寒蝉咽败柳,幽鹭来清池。谁与话旧事,泪藓空在衣。

古文

叫入青云忆弟兄,影随双翮见分明。黄昏独过秋江上,自拣芦花歇又惊。

古文

吴波亭下击扁舟,轻雨轻烟又麦秋。乌兔衔将日月去,江山管定古今愁。

古文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古文

为客淮南望上京,祥烟不远恨峥嵘。居人避湿开门晚,宿鸟眠寒择木惊。波浪无时潮失信,关河有盗梦非情。不知归计何从得,碧颍青嵩尽未成。

古文

斯人不可见,千古怀清风。犹想鸾凤姿,翛然山水中。空祠遗像俨,过者为肃恭。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公昔得所遇,慨然屡输忠。一伤巧舌刀,泯默类瘖聋。出处竟无祸,卷舒讵知踪。被获空叹麟,不制方为龙。

古文

洛阳大道中。佳丽实无比。燕裙傍日开。赵带随风靡。领上蒲萄绣腰中合欢绮。佳人殊未来。薄暮空徙倚。

古文

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润虹。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古文

天津仙客,话平蔡、曾把龙钟调戏。裴度未达,尝游天津桥。或言蔡州未平,一老父指度曰:必待此人。度笑曰:见我龙钟,故相调戏。茅舍云林方隐迹,日日琴樽适意。鹏激天池,扶摇未便,尚敛摩云翅。经纶万卷,个中真负豪气。喜遇良友知心,登临酬唱,堪作词林瑞。况是韶华将近也

古文

一从叨命服,乘兴入天台。院接石桥住,门临瀑布开。松閒应独坐,雪里更谁来。时复携藜杖,看云上古台。

古文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失路今为哙等伍,作诗犹似建安初。西来为我风黧面,独卧无人雪缟庐。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