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墓五首

鬓毛雪尽难重绿,烧地春来又再青。
但出郭门行十里,新丘大半是余铭。

作品评述

《谒墓五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鬓毛雪尽难重绿,
烧地春来又再青。
但出郭门行十里,
新丘大半是余铭。

译文:
白发已经褪尽难以重现青春的颜色,
烧灼的土地在春天再次变得青翠。
只要离开城门行走十里,
新的墓丘大部分都是我留下的铭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刘克庄谒墓的情景和他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他的鬓发已经变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年老的痕迹。然而,尽管岁月不饶人,春天一到,烧灼的土地却重新披上了青翠的颜色,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接下来,诗人表达了离开城门行走十里后,他所见的新的墓丘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铭记,这暗示着他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并且通过这种方式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赏析:
《谒墓五首》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词,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人生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终结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身的经历与大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他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春天带来的新绿则象征着生命的更新和希望的到来。通过描绘墓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死亡和留下印记的思考。整首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个人的思考与普世的哲学问题相结合,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临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传间。亦有临淄晏元献,乐府一奏开天颜。我来此州嗟何晚,前哲风流挽不还。泉石黯淡山气瘦,芙蓉飘零秋意阑。有客携诗来过我,议论磊落文波澜。诗盟岂止寻宗派,理学犹规拜将坛。风雷凛凛三寸舌,招槌贤拂佐天悭。古来言行要相副,愿言大德不逾闲。

崇崇其坛,屹矣屡级。佩约步赵,降登中节。左瞻右睨,祥风蔼集。斿斾羽纷,昭鉴翊翊。

阃室良规范,萱堂子职修。仪形俨惇硕,积习肖风流。畴曩乡邻援,悽凉川逝愁。太丘纯岂弟,慈爱理能周。

夕阳到处花偏暖。

为问谁今有好怀,园林春色不须来。王孙草向荒城短,驿使梅因战阵回。但道胡尘迷上苑,不闻汉诏出中台。痛心一日复一日,何日皇威遍九垓。

七十衰翁双鬓杭,每遇花时拚醉倒。今年只是去年花,故宫何似今吾老。空中日月笼中鸟,万古贤愚尘一窖。寻思世事总浮云,断送一生唯有酒。

台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谣。

与玄虽非童九龄,向来亦既许攀鳞。从容撰屦饱言论,我知公直社稷臣。此心炯炯贯白日,何止不欺寻丈室。霜台白简凛乘骢,史馆诛奸森直笔。紫岩先生子张子,百世一人嗟已死。室中八十四骊珠,千载流芳同信史。

老爱诗书志益坚,不成鱼网谩临渊。幽居喜见新松菊,病目愁看旧简编。事任间忙常自适,心忘毁誉敢求全。知君有意论骚雅,何日从容话极玄。

凉榭闲拈玉笛吹,十年疏放负明时。沟中木断谁曾问,空里蓬征自不知。金井梧桐生昼寂,绿池苹藻弄风漪。人生行乐从来事,此理何须更细推。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纵浪大化中,正为

虎豹生憎上九关,诸公衮衮遂难攀。面颜已老尘埃里,精力虚捐薄领间。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天山。新春自笑摧颓甚,鼓吹东风拜胙还。

忠惠当年种,濂溪此日分。开筵胜玉碗,围坐当冰盆。性地元无染,心源自有根。江湖情渐懒,乐在闭柴门。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我昔扁舟纵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幽寻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敻与沧洲连。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山中刘郎司玉台,

沉沉秋夜静,轻策步中庭。止酒天真澹,烹茶世梦醒。风枝绕惊鹊,露草度流萤。物化犹如此,浮生可得停。

歌舌莺娇,舞腰蜂细。华堂是处皆颐指。四弦独擅席中春,移船出塞声能继。慢捻幽情,轻拢柔思。其中有口传心事。主人灯火下楼时,偏渠领略深深意。

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灵寿却,斑衣绕。如瓶李,如瓜枣。把禅龛闭定,怕蒲轮到。师尚父年浑未艾,中书令考犹为少。看画盆、岁岁浴曾玄,添怀抱。

窈窕沾淑女,行六服兮。陟降多德,从群目兮。内治允德,阴教肃兮。宜君宜王,绥有福兮。

春光深处曲江西,八座风流信马蹄。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

羽书堆里挟遗编,往古来今尽粲然。白发晚持川口节,丹旌暑下峡门船。生前多半游榆塞,身后才方领木天。老去一双怀旧泪,谁知滴向建溪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