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归去图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作品评述

《抱琴归去图》是明代文人唐寅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琴为象征,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越尘世的向往,批判社会权贵的态度,并展现了一种独立自主、不愿屈从的精神。

诗词描绘了一个抱着琴回归大自然的景象,碧山静谧空阔,远离了尘嚣喧嚣。行路间,可听到松树的轻声吹拂,雨滴和风声交织在作者的雨鬓之间,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受。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将自己的神识比喻为在天地之外独自徜徉,意味着他超越了尘世的束缚,拥有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然而,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低眉的姿态,不愿去拜访那些权贵的王公,强调了他傲立于世俗之外的态度和对权势的不屑。

这首诗词通过琴、山、雨、风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疏离和批判。同时,它也体现了唐寅个人独立不羁的性格和对权贵阶层的不屑与不愿妥协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了唐寅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对自由心灵境界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的批判。

诗词推荐

玉京世界大千中,银屋楼台一万重。好上宝莲山上望,南高峰照北高峰。

谋身不解免飘蓬,零落孤舟西复东。双鬓虽青应早白,病颜更醉不成红。崎岖避俗人难合,憔悴多愁疾易攻。莼菜碧鲈秋正美,步兵终欲向江东。

阆苑花归后,香残旧绮罗。已应随逝水,无复步凌波。遗训芬兰佩,慈容想月娥。空山埋玉处,忍效鼓盆歌。

豫州怀风范。绰然标雅度。处约志不渝。接广情无忤。颉颃事刀笔。纷纶递朱素。美志同山阿。浮年迫朝露。

遥岑数寸斜日,杨柳一江晚烟。追恨风拘雨阻,那知雁后花前。

十门纲要掌中施,机会来时自有为。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黄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乡。吾故不能知鸿荒,尝闻许由避陶唐。南巡会稽忆夏后,西渡浙水传秦皇。欲镌文字示万世,想曾摩挲崖藓苍。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思莼人归乱聪勒,衣锦军起诉宏昌。教士四万虏吴友,子弟八千从项梁。

浪种闲花占地生,未尝容易暂留情。奈何苦爱凌霜节,况是犹存缕管名。待凤至时当有实,学龙吟处岂无声。幽人愿乞数枝种,得自君家又更荣。

妙甚丹青手,能移造化功。三川山水国,半幅画图中。玉局人何在,铜梁路可通。巽岩扛鼎笔,文与画争雄。

我不异人,人心自异。人有亲疏,我无彼此。水陆飞行,等观一体。贵贱尊卑,首足同己。我尚非我,何尝有你。彼此俱无,众泡归水。

残日衔西岭,轻烟幕晚村。朝宗奔众水,设险壮重门。恍惚襄王梦,凄凉蜀相魂。山川长不改,人意自朝昏。

池岛疑秦属,云山似洛疆。四围青嶂合,一望绿川长。野浦全春树,人家半夕阳。峰峦看似绣,草木讶闻香。冻竹澌银雪,寒风落锦霜。楼思王粲倚,谷忆郑生藏。石发和烟润,林衣浥露光。日华初布暖,风信未经凉。水泛蛟龙迫,岩居豺虎防。鱼情空渺漠,雁思更微茫。独浩巢松兴,多怀

儒冠儒服委丘墟,文采风流化土苴。尚有陆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

水递迢迢到日边。清甘夸说与茶便。谁知绝品了非泉。旋挹天花融湩液,净无土脉污芳鲜。乞君风腋作飞仙。

东门杨柳空盈路。繁得征鞍能驻不。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行人去后知何处。去向天边_鹓鹭。瑶管琼台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大地全荒总不忧,夺饥人食缚耕牛。衲僧举止合如是,百炼精金肯博鍮。

九秋强半,不寒不暖。风细细雨霏霏,水冷冷云淡淡。一棹烟波,芦花两岸。

累累驿门堠,杳杳寺楼钟。叶落树阴薄,云生山崦重。交亲穷未弃,父子老相从。惟待新粳熟,高眠听夜舂。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標数面便多情。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