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字形图片

shíㄕˊ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部首
  • 总笔画19画
  • 部外笔画12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111251414312511534
  • 笔顺顺序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斜钩/撇/点
  • 统一码基本区 U+8B58
  • 五笔yuaj|yyuj
  • 仓颉yryia
  • 郑码sskh
  • 四角03650
  • 异体字幟 誌 识

“識”字的意思

[shí]

1.知道;瞭解。

2.認識;識別。

3.賞識。

4.知識;見解。

5.思想意識。

6.知覺。

7.相識的朋友;知交。

8.通“適”。剛才。

[zhì]

1.旗幟。後作“幟”。

2.標志;記號。

3.做記號,加標記。

4.記住。

5.記載。

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

7.通“職”。職掌。

8.通“職”。相愛憐。

9.通“蘵”。草名。

“識”字的基本解释

英语 recognize, understand, know

德语 aufnehmen, erfassen (V)​,vertiefte Inschrift: sich erinnern (V)

法语 connaître,connaissance,clairvoyance,se souvenir,inscrire,annales

“識”字的详细解释

“識”字的辞典解释

识ㄕˋshì 名

见解、见闻。如:「见识」、「远识」、「才识」、「胆识」。

事物的道理。如:「知识」、「常识」。

思想、内在思维。如:「意识」。《南史·卷四·齐武帝本纪》:「我识灭后,身上著夏衣、画天衣。」

知己、朋友。《梁书·卷九·王茂传》:「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谓亲识曰:『此吾家之千里驹。』」唐·刘禹锡〈元日感怀〉诗:「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知道、了解。如:「素不相识」、「有眼不识泰山」。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刚才。《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谷而趋,无乃伤乎?」通「适」。

识ㄓˋzhì 动

记忆、记住。《论语·述而》:「默而识之。」《文选·宋玉·神女赋》:「寐而梦之·寤不自识。」通「志」。

标记、记号。《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通「帜」。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