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文融中丞时自辽阳归

客星尚未入文昌,先寄双鱼到草堂。
试问夷邦江鸭绿,何如乡社酒鹅黄。
要盟未固同城下,作舍难成是道傍。
谁识边臣心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

作品评述

《答孙文融中丞时自辽阳归》是明代王稚登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星尚未入文昌,
先寄双鱼到草堂。
试问夷邦江鸭绿,
何如乡社酒鹅黄。
要盟未固同城下,
作舍难成是道傍。
谁识边臣心最苦,
青铜镜里鬓如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稚登给孙文融中丞写的回信。诗人在归途中,客星还未进入文昌,却先将一对双鱼送到孙文融的草堂,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询问远方的夷邦是否如同乡社般欢乐,比喻彼此的友情如同乡里的酒宴一样浓郁。然而,诗人感叹要在同城下达成友谊的盟约,并不容易,就像道路旁边的临时住所一样不稳固。最后,诗人感慨边臣的心情最为苦楚,边臣的辛勤付出常常被人忽视,他们的鬓发如同青铜镜里的霜,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辛劳。

这首诗词通过对友情和边臣辛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边疆守护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将彼此的友情与乡里的欢乐相对照,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和边臣的辛苦。同时,诗人运用青铜镜里鬓如霜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边臣的憔悴和岁月的痕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边臣的思念和赞美,展示了王稚登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描写能力。

诗词推荐

方明实见身,见身非是身。法身无所得,非相本来人。

(《五茎》,颛顼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颛顼得五德之根茎。凡一章,章八句)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衡茅萧索泣寒虫,独自吟诗句未工。败叶能令沟水黑,乱云不放夕阳红。半生辛苦空儒服,一岁蹉跎又朔风。不意穷乡有奇事,暮年得拜鹿门翁。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得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乃反其词,作无愁可解云: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著心里。你唤做、展却眉头,便

荣如辱如,谁丧谁得。萃如嗟如,不见声色。为吏不残,去其败群。好贤喜士,黾勉而勤。子克家,吾税驾。舍几而寝,漠然即化。眉目在图,慰尔时思。蔼然粹温,似无恙时。

一径清如扫,柴门霁影多。苔莓因鹤啄,非是客经过。

云暝风号得我惊,砚池转盼已冰生。窗间顿失疏梅影,枕上空闻断雁声。公子皂貂方痛饮,农家黄犊正深耕。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一雨濯残热,秋气忽已深。青灯照空廊,重露滴高林。危坐读周易,会我平生心。夜分徐掩卷,闲弄床上琴。帘外初斜河,屋头已横参。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天边五色彩霞新,笔下应无笔外尘。一曲奏时天一笑,光摇柳宿万枝春。

慈悲道友怜贫乏,设粥三冬。总获真功。更启虔诚有始终。遂年供。惠而不费人闻得,但愿家丰。肯济贫穷。管取将来不落空。赴仙宫。

家住天门阊阖外,别来几度花开。近传消息到江淮。玉京知好在,金阙尚崔嵬。流落江南山尽处,雨余苍翠成堆。暂同溪馆醉尊罍。恐随丹诏动,且任玉山颓。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深房纸瓦明,宴坐薄团稳。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方今天下少贞廉,廉有如公岂暂淹。见说东皇思柄用,姓名已向玉瓶拈。

灵岳标真牒,孤峰入紫氛。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白道千年在,县流万壑分。汉坛秋藓驳,曾祀武夷君。

卖菜犹求益,栽桃不厌多。小园两三树,冷淡柰春何。

忽报舒州逝,深同海内伤。平泉无草木,北海漫文章。要作人琴叹,空怀道路长。临风为之恸,发色变苍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