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作品评述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是陈师道在宋代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的温公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恭默思良弼,
诗书正百工。
事多违谢傅,
天遽夺杨公。
一代风流尽,
三师礼数崇。
若无天下议,
美恶并成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温公(指温庭筠)为对象,诗人怀念他的才华和品德。温公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书才华被称颂为百工之首。然而,他在世时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被迫离开政治舞台。最后,他也不幸早逝,陈师道对此表示悲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温公的敬仰和对时代的思考。诗人称赞温公的才华,将他的诗书才能比作百工之首,突显了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温公在政治生涯中所受到的不公和挫折,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温公的早逝更加加深了诗人的哀思。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时代变迁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人认为,当时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美与恶的区分变得模糊。诗人暗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评判和公正的社会议论,美和恶将无法被区分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温公的赞颂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温公的敬仰和对社会现象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坐当伏槛红莲披,雕轩洞户青蘋吹。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用武不虞,谁能去兵。师出以律,动必有名。折彼遐术,布昭圣武。和众安民,时惟多助。

发冢诗书谩一官,旧游重到鬓毛斑。尘埃可是山灵意,不待文移始厚颜。

仙骨珊珊瘦怯风,褵褷晴晒石桥东。丹砂灵圃何缘觅,华表荒城半已空。羽化定教随子晋,舞衣久不悦羊公。听他盍旦鸣相乐,自此朝阳凤在桐。

日射新苔铸绿钱,山耸花屏草刺毡。剩把苔钱买风月,山屏低拥草毡眠。

只道无前辈,于今识后凋。形容犹矍铄,鬓发自飘萧。早日破万卷,暮龄甘一瓢。纷纷盈郑卫,洗耳骤闻韶。

一忝中山守,仍班第四春。老应无所事,少尚不如人。适野愚谋短,将芜旧产贫。须惭丈二组,羁束最慵身。

良辰佳景列华筵。笙歌奏筦弦。位居荣显子孙贤。功名事双全。庆祝寿,拜尊前。重重福禄坚。愿如彭祖寿齐年。金杯劝寿仙。

送客门初掩,收书室更虚。新篁高过瓦,凉月下临除。妇病才扶杖,儿馋或馈鱼。今朝吾已过,莫问夜何如。

蜡炬短烧红。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天竺前头灵隐东,山川奇崛自玄工。旧时可是不曾看,今度重来看不同。

从来难辨是几微,谈者虽多觉者希。小隙便须防蚁穴,大寒何必泣牛衣。无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头即过机。莫道不才明主弃,也曾撄颔触天威。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

月暗风林静,斗垂霜夜清。疏灯隔树小,暗水历船鸣。学字声形苦,紬书卜祝轻。此身南北惯,随处有平生。

庭行看萌芽,檐立听呼应。在物且云然,于我可不竞。青衫恋五斗,白发间三径。是岂人之为,绝知吾有命。

奉溪半日到杭城,溪外青山喜送迎。结尾临溪差易事,买山无计若为情。

天下兵常斗,山中客未归。塞鸿南度早,星使北来希草草年光度,悠悠世态非。自悲同社燕,几处傍人飞。

北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回车。海陵若也容羁客,賸买菰蒲且寄居。

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剑横阴绿野,栈响近丹霄。迎驿应相续,悬愁去路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