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垂杨一径紫苔封,人语萧萧院落中。
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作品评述

垂杨一经紫苔封,人对萧萧院落中。
只有杏花像招呼客人,靠墙斜日数枝红。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一番雨过长莓苔,乘兴登临倦眼开。花落无声春取去,社寒有信燕将来。人间事已不啻足,海上翁今莫见猜。负郭曾微耕雨处,自题诗句觅桤栽。

青山流水迢迢去。总是东风往回路。送得春来春又暮。莺如何诉。燕如何语。只有春知处。时光渐渐春如许。何用怜春怕红雨。到处空飞无实据。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此意须双悟。

丹青模写费毫端,此景居然两寺间,半岭松阴观鹤憩,一泓雪影照人颜。及时行乐恐无地,何进归休始买山。多谢好风吹妙语,西湖处士棹丹还。

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嶮巇。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尝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风雨辄不出,华堂安所栖。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

稽古神文焕,中兴武烈光。挈图亲授子,体道妙为皇。万乘隆尊养,千龄甫寿康。龙湖俄趣驾,遽返白云乡。

庙食於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西需一位京朝郎,官虽示显善声场。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事无巨细,人有得失。得之小心,失之费力。

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故人念行役,置酒相婆娑。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更长烛易短,乐极哀还多。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忽枉寄来篇,恍若闻云和。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挥袂故里远,悲伤去住心。

阿谁曾见。马上墙阴通半面。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明朝重去。人在横溪溪畔住。乔木千章。摇落霜风只断肠。

林谷迎梅新雨沐,和绷熟煮琅玕玉。箨龙别种富风味,梭鱼同科少肌肉。吾庐两山介宣湖,绿阴门径杨花铺。攻苦食淡父子俱,笑看两孙指之无。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林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支解雠人毒,香涂施主恩。对天剖肠胃,倒海洗亲冤。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举杯属浩渺,乐此

杜宇声中老病心,此心无计驻光阴。西园雨过好花尽,南陌人稀芳草深。喧梦却嫌莺语老,伴吟惟怕月轮沈。明年才候东风至,结驷期君预去寻。

东吴海物错,南楚江味多。家吴而宦彼,风土去几何。既得风土乐,可赞政治和。归来识香草,为缀楚人歌。

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橅。朅従冰叟来游宦,肯伴?翟仙亦号儒。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余年老不枯。未办报君青玉

不须十日照胥敖,且要仙花丽显皋。集霰果然归望望,同云因得蔽高高。辉山玉璞韬虹气,乱眼烟霄隘羽毛。欲叩小斋拚醉赏,最怜纤玉劝持醪。

卧闻橹声知雨来,起见江流与天合。山回风吹雾不尽,帆健船冲浪相沓。归云难乘望空断,落日乍掩凉可纳。去家今夜一千里,谁见愁来坐方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