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梅 五三

江北江南寒气重,雪花如席蔽天来。
五更野叟敲门报,屋外老梅连夜开。

作品评述

《素梅 五三》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江北江南冬天的严寒景象,以及在这寒冷的夜晚,一位野叟敲门报信的情景,同时也描绘了屋外的老梅花在夜晚中盛开的美景。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北江南寒气重,
北方和南方都感受到了严寒,

雪花如席蔽天来。
大雪纷纷扬扬,仿佛遮蔽了整个天空。

五更野叟敲门报,
在凌晨时分,一位野叟敲门报信,

屋外老梅连夜开。
而屋外的老梅花却在夜晚中绽放。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冬天的严寒和雪花的纷飞。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野叟敲门报信的情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诗人以老梅花在夜晚中盛开的形象,传递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诗人通过对寒冷天气和大雪的描绘,展示了冬天的严寒和自然界的变化。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气息,增强了诗词的真实感。

其次,诗人通过描写野叟敲门报信的情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这位野叟可能是一个农民或者渔民,他在寒冷的夜晚敲门报信,传递着信息和希望。这种互动使诗词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诗人以老梅花在夜晚中盛开的形象,传递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尽管在严寒的冬天,老梅花依然能够在夜晚中绽放,展示出生命的力量和顽强。这种形象给人以希望和勇气,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的生活的描绘,传递了对冬天的感受、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生命的坚韧和美丽的主题。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桑麦青青四月初,皇华使者又指车。为臣岂得辞王事,只向金銮坐读书。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馀霞映驿楼。

金丹只在自身中。真水火、炼成功。因遇吕仙公。识返本、还元祖宗。阳全阴尽,神光现处,认得自真容。名姓列仙宫。已跳出、乾坤世笼。

一源曲折几成桥,稻陇蔬畦高下浇。水碓暗鸣蛙吠草,绿云乱点鹭侵苗。谁云斗粟可相挽,到处佳山如见招。东亩拔秧南亩莳,乐哉安得助长谣。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霜缟同心翠黛连。红绡四角缀金钱。恼人香爇是龙涎。枕上忽收疑是梦,灯前重看不成眠。又还一段恶因缘。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镜天良月皆佳节。休恨今宵妨皎洁。玉锁_蟾宫。_娥意自通。终有开时节。莫放笙歌歇。来夕尚婵娟。何妨把酒看。

梦入千家枕,寒声薄水堂。溪山浑着月,梅竹半封霜。夜榜响葭蒲,寒鱼跳石塘。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

天涯覉枕看三山,一日皇恩诏使还。君子但知为善乐,岂同余臭满人间。

在俗参寥子,无田靖节翁。心平诗少怨,胃弱酒多中。熇熇蒸梅日,离离脱叶风。未应悲岁晏,端合幸年丰。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

妃即嫔嫱非并后,公卿虽备要严徐。黄裳敢僣夫人服,紫袖聊瞻御坐裾。石韫山辉元倚玉,媠飞海运本名鱼。莫因韩李同佳传,便废千年太史书。

城东圣母坐莲台,大地众生正眼开。与佛同生嫌见佛,一身难作二如来。

君子温良当责备,小人情伪又须知。因惊世上机关恶,遂觉壶中日月迟。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耸我残病骨,健如一仙人。镜中照千里,镜浪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两重江外片帆斜,数里林塘绕一家。门掩右军馀水石,路横诸谢旧烟霞。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若到天台洞阳观,葛洪丹井在云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