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竹枝歌(十首)

潭州城边多野田,黄茅白苇远连天。
莫言楚国无生理,亩地如今倍直钱。

作品评述

《长沙竹枝歌(十首)》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长沙城郊野田园的景色和变迁,表达了对楚国荒芜的忧虑和对物价上涨的感慨。

诗意:
这首诗以长沙城周边的野田和茂盛的竹林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楚国衰败和社会变迁的忧虑之情。诗中揭示了农田的荒废以及物价上涨的现象,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困境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一现状的深深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繁荣和富饶时代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长沙城郊野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黄茅白苇的遍布象征着广袤的田野,将人们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的“亩地如今倍直钱”则揭示了社会的变迁,农田的荒废和物价的上涨,直触人心。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寄托了对过去繁荣和和谐时代的向往和对当下社会困境的担忧。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具体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质朴自然的感觉。诗人以农田和自然景色为载体,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传统生活的怀念。通过揭示楚国的荒芜和经济的困境,诗人间接地抨击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使这首诗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色彩。

总之,《长沙竹枝歌(十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传达了诗人对楚国衰败和社会困境的忧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繁荣时代的怀念。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了李东阳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传统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诗词推荐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竹枝

水云乡。又南枝逗暖,绰约汉宫妆。春艳浓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想应道东风料峭,翦霞彩,零乱补绡裳。勾漏尊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春光。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依旧小窗疏影,

竹枝

一诺要之不可轻,古人於事贵能行。若还行得方为诺,不尔徒言未必诚。

竹枝

西亭问津处,白傅此曾游。无复锦弦曲,空停估客舟。抛江春浪静,传柝夜烽收。最爱庐峰峭,相随过别州。

竹枝

江南四月苦风波,细雨天寒柰若何。梅子之黄如弹子,菘窠其白柰花窠。

竹枝

小溪一曲绕山绿,虎绕龙蟠记丹熟。空想云軿佩玉鸣,夜深屋角风吹竹。

竹枝

穷居寡俦匹,园庐有余清。落叶覆荒池,疏林映高城。野田刈获尽,霜畦蔬复登。寒月无密影,中夜露气凝。是时嚣烦息,沉思方入冥。沉冥乃道真,一悟还自惊。

竹枝

霜满虚庭月满楼,罗帷珠箔闭清秋。鑪香烟断添银烛,谁道更深睡去休。

竹枝

衲衣处处逐浮云,法乳何妨长子孙。室有巾瓶留祖意,门无车马露苔痕。名高楚泽多新侣,梦入苕溪有旧言。谁与隐峰居士说,曾参一句是同门。

竹枝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竹枝

法会起因出,平地起波流。含灵同佛性,忙忙不肯休。

竹枝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竹枝

渺渺空波下夕阳。睡痕初破水风凉。过雨归云留不住。何处。远村烟树半微茫。莫笑经年人老矣。归计。得迟留处也何妨。老子兴来殊不浅。帘卷。更邀明月坐胡床。

竹枝

四大假合本姓谭。前缘相遇弃俗缘。天下云游不住庵。功成行满赴仙

竹枝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竹枝

春雪损萌芽,未必摧杞菊。我心无爱憎,随分乐自足。桃李红间白,岂不悦我目。杞菊嫩且甘,岂不饱我腹。看花食蔬仍举杯,趁取衰迟鬓犹绿。

竹枝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竹枝

深言惧忤时,聊复一评之。靡暇防蜂虿,惟工竭茧丝。因循终不恤,平定岂无期。麦赭秧田废,人家半忍饥。

竹枝

二苏翰墨仙,谪坠百蛮里。弟兄对床眠,此意孤一世。

竹枝

泰伯封疆四望宽,胜将吴越旧书观。苧罗山下春才到,麋鹿台边沼已寒。不有采香专怙宠,可能尝胆便除残。今年木德临心宿,重见家家衽席安。

竹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