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阁小立

饱食何曾补县官,潺湲阁上倚阑干。
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红露未乾。
薄酒愁边供醉醒,故人梦里话悲欢。
孤城正在山穷处,过社今朝尚尔寒。

作品评述

《潺湲阁小立》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潺湲阁上倚着栏杆,观赏着景色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饱食何曾补县官,
潺湲阁上倚阑干。
水纹靴皱风初紧,
花色*红露未乾。
薄酒愁边供醉醒,
故人梦里话悲欢。
孤城正在山穷处,
过社今朝尚尔寒。

诗词的意境主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饱食何曾补县官"意味着即使物质生活充足,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潺湲阁上倚阑干"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潺湲阁上,凭栏远望,表现出他的孤独和思索。

"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红露未乾"这两句描绘了风吹起的水波和花朵的颜色,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

"薄酒愁边供醉醒,故人梦里话悲欢"表达了诗人在饮酒时,愁苦的情绪无法被酒精所麻醉,他在梦中与故人交谈,述说着悲欢离合。

"孤城正在山穷处,过社今朝尚尔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城市荒凉贫困的景象,社日即指农历的节日,诗人表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感到寒冷和孤独。

整首诗词以孤独、忧愁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九天圆月。香尘碎玉,素涛翻雪。石乳香甘,松风汤嫩,一时三绝。清宵好尽欢娱,奈明日、扶头怎说。整顿秃山,殷勤春露,余甘齿颊。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露白移长簟,风清

奁镜平开碧四围,百重山里亦希奇。写成万古空明趣,只为中秋一首诗。

寄语巴中客,频频镊鬓霜。峡云春梦远,江月夜珍藏。才刃应多暇,词锋恨太刚。僧邻雨花地,何日再长堂。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牵引。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纷纭宛转更堪看,压竹摧巢井径漫。风柳细条黏不得,春溪绿色蔽应难。清辉直认中庭月,湿气偏添半夜寒。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兰堂空作赋,金匮不雠书。胜事悲畴昔,清谈想绪余。吹箫索上去,归国有魂车。

五代衰替,六合摧离。封疆穷据,兵甲竞驰。天顾黎献,涂炭可悲。帝避灵命,濬哲应斯。皇祖丕变,金钺俄麾。率土执贽,犷俗来备。瞻彼大卤,空此馀基。独迷文告,莫畏天威。神宗继统,璿图有辉。尚安蠢尔,罔怀格思。六飞夙驾,万旅奉徉。徯来发咏,不陈行师。云旗先路,台浆塞

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不暖亦不寒,气候正清淑。岸柳尽垂丝,园笋已成竹。山禽屡催唤,拄杖情又熟。出门信吾步,岂复计迟速。渡水或空云,山阴又溪曲。悠然得真趣,此外非所欲。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之子如天马,终归十二闲。相期作名士,不厌坐穷山。师席抠趋际,亲庭定省间。鹤仙门户冷,今喜一珠还。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文酒故人无一在,蓬蒿荒径有馀愁。差池岁月辜金印,憔悴乾坤复布裘。却扫尘埃张旧榻,云中鸡犬笑淹留。

较量人世无穷乐,罗列平生未见书。聊奉投壶祭征虏,休言系剑马相如。画楼晚去闻寒角,缥帙看来落蠹鱼。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

两壁美人虹已收,苍崖纤手藓痕秋。和亲只道能稽古,沉略从来不解羞。汉月明明掌中照,胡尘漠漠指间留。昭君殁後更多恨,弹作琵琶曲未休。

老态夜乃见,终无甜梦期。西斋卧空壁,适值残□□。□□寒雨来,此声世谁知。四更远鸡鸣,披衣起题诗。舌根涎唾尽,汲泉漱空颐。聊写郁结心,稍寄幽婉辞。量近何所苦,鹜远将焉思。一夕漏鼓五,不寐常四之。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登临虽夙愿,山川多未识。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扪萝窥鸟道,踏迳穷人迹。清泉洗尘心,山鸟惯幽客。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十载孙承公,好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