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月丛号耿耿,露叶泣漙漙。
夜长不自暖,那忧公子寒。

作品评述

诗词:《促织》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月丛号耿耿,
露叶泣漙漙。
夜长不自暖,
那忧公子寒。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穿过丛林,
湿露的叶子上泪水涟涟。
长夜里无法自我取暖,
担心那位公子会感受到寒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以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思绪。月光明亮,丛林中的月光给人以冷酷的印象,暗示了夜晚的寒冷。湿露的叶子上似乎有泪水流淌,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夜晚很长,没有温暖的事物可以取暖,这句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孤寂和无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公子的关心,担心他是否感受到了同样的寒冷。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同时也传达了对他人的关心。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宋代诗人,他们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并通过对人情世故的触动,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关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长生孕灵草,茎叶何鲜鲜。枯根挂碧落,吞吐流虚烟。不受水土力,不随寒暑迁。谁能登云梯,移来此檐边。丹花与群木,丽质徒娟娟。彭泽虽爱菊,两院荒金钱。濂溪空爱荷,开落秋风前。峭峰山中客,道眼

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阵云暗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答圣君。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一生闭门不结交,汇缘遇我如同胞。年年客里故人多,饮水逢君朱颜酡。鹊去鸠来有空屋,牝乳雏飞无啄粟。香火飘零甘死休,无辜怜我兄遭戮。暗中魑魅籍姓名,我有朋俦等不足。十事上心九事忘,一日囘首千日长。谁登百丈岭,我到钟山傍。登堂拜丘嫂,推手戏诸郎。诸郎挽衣幼女亲,

电光石火尚犹迟,猗死禅和那得知。转面回头拟寻讨,夕阳已过绿榉西。

气用乾阳壮,云兴初望神。渎流连夜剪,泽草万花新。暮夜翻疑晓,冬郊总是春。皇皇天一色,穆穆迳无人。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山肴与野釀,待我如佳宾。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常巩礼数乖,取问吾交亲。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天高月影浸长江,江阔风微水面凉。天水相连为一色,更无纤霭隔清光。

冒雪冲霜已十程,狂风乃敢厄吾行。无人说向江神道,莫待明年却世情。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

近遇西来盲讲师,世间文字未曾知。澜翻十偈纵横说,愧杀窗前弄笔儿。

牛头一星化为石,千仞棱层垂铁脊。隆隆隐隐佳气藏,列峰环拱效圭璧。玉棺何代埋云根,三朝万乘子复孙。典册辉煌照九土,岁时园庙严骏奔。轮支自古几翻覆,山灵不守松柏秃。离离荒草鬼火青,麦饭无人洒林麓。我来吊古欲雪天,梵宫金碧栖寒烟。残僧相对语寂寞,苔梅隔岭春年年。

还笏何须待拖绅,世间无价是元身。为梁父咏常存汉,累太玄经坐美新。朝露饶他夸夺子,晓星有几典刑人。由来老干禁霜雪,不问东皇探借春。

一条楖栗杖,两头光晃晃。打破须弥山,挂在眉头上。

越鸟南翔雁北飞,两乡云路各言归。如何我是飘飘者,独向江头恋钓矶。

十寻瘦干三冬绿,一亩浓阴六月清。莫谓世材难见用,须知天意不徒生。长蛟老蜃空中影,骤雨惊雷半夜声。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秦嬴。

平地三尺雨,农家三尺金。我愿此雨力,生穗长如林。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潘谷作墨,杂用高丽煤。)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蓬莱春昼永,玉殿明房栊。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此中有何好,秀

忆昔曾登太白巅,闲云留我石床眠。集诗删失题犹记,人事乖违岁屡迁。极羡故交游汗漫,不禁离思对婵娟。山中乏致兼金馈,形迹相忘二十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