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鹿泉屡约一出小诗代行十首

上都仁问远如天,人望公来望岁然。
正有郇模三十字,含毫欲愬复难宣。

作品评述

《贾鹿泉屡约一出小诗代行十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杰。该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贾鹿泉多次邀请我写十首小诗代表他,朝代:宋,作者:陈杰,内容:上都仁问远如天,人望公来望岁然。正有郇模三十字,含毫欲愬复难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贾鹿泉之口,代表了作者陈杰的心声。诗人被贾鹿泉多次邀请,希望他能为自己写十首小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首句“上都仁问远如天”,表达了诗人对贾鹿泉的景仰和敬意。贾鹿泉被人们称为“上都仁”,意味着他的品德高尚,仁爱如天。诗人以此来形容贾鹿泉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

第二句“人望公来望岁然”,表达了人们对贾鹿泉的期待和仰慕。人们期待贾鹿泉的到来,期盼他能带来岁月的美好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正有郇模三十字,含毫欲愬复难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写诗的困惑和无奈。郇模是指郇国的模样,三十字则是指三十个字,意味着诗人准备写三十首小诗。诗人心怀着丰富的思绪和感慨,但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他感到自己的笔墨如同含着墨汁的毛笔,希望能够倾诉,却又难以表达清楚。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对贾鹿泉和人们的景仰和期待,以及诗人自身写诗的困惑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有花无酒头慵举,有酒无花眼倦开。好是西园无事日,洛阳花酒一齐来。

寺带长江山作围,塔峰相对立涟漪。好风吹浪舟行急,正是午潮初长时。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

落景石帆秋,余红挂树头。斜憎樵笛送,迟赖估樯留。鸦背光犹闪,霓边彩渐收。依依映征旆,远过驿西楼。

甲第依香火,栖心不离禅。颐神虽绿野,纪绩自凌烟。荣观丹丘外,真游弱水边。佳城近刘阮,觉路有飞仙。

葱青嘉树被平岗,素艳丹葩半在亡。安得芳春并好客,一时难老倚玄霜。

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摇蹼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好是玉容相并,人与花争莹。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心乐郊原景,人应似我稀。城南时一到,山寺几忘归。新竹当行径,飞云恋客衣。谁能咏招隐,向此息尘机。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疏幂三举,诚意一纯。孰陪予祀,公族振振。明灵来娭,乐舞具陈。奉神所佑,昭孝息民。

便使丝絇离禁闼,还教牙纛傍天京。邺侯浪说君王宠,避谤江西几许程。

稍费江南万侧厘,多謄符檄喻亡齐。宽然折箠可入汴,已见票姚擒日磾。

卷地芳春都过了。花不语、对人含笑。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闻道重门深悄悄。愁不尽、露啼烟袅。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黄金殿上一转语,烜爀红轮照万方,草木丛林成正觉,砖头瓦砾放毫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