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十首

少采陈科,实日坎祭。
礼备乐举,严恭将事。
于以奠之,嘉玉量币。
神兮昭受,阴骘万彙。

作品评述

诗词:《夕月十首》

中文译文:
夕阳西下,月亮初升。在隋朝时期,有一位未知的作者创作了这首诗,内容描述了人们在夕阳西下、月亮初升之际,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上,人们恭敬地准备了仪礼和音乐,严肃地进行祭祀活动。他们用珍贵的玉器和货币来表示虔诚,以祭祀神灵。这场祭祀活动庄严肃穆,彰显了神明的威严。

诗意和赏析:
《夕月十首》描绘了一个隋朝时期的夕阳和初升的月亮之间的祭祀仪式。这首诗通过表达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之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准备仪礼和音乐、使用珍贵的玉器和货币等细节,突出了祭祀活动的庄重和隆重。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描述祭祀活动,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夕阳西下、月亮初升的时刻被视为吉祥神圣的时刻,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举行祭祀,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礼仪的准备、珍贵的物品的使用等,彰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高敬意和虔诚心情。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总之,诗人通过《夕月十首》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隋朝时期的祭祀仪式,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宗教仪式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敬意。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従,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挥袂故里远,悲伤去住心。

诏条符节古连今,王泽渐濡岂不深。赋役未行中国法,讴歌犹带远人音。采金户簇青莎岸,射虎兵围黄叶林。寄语湖南滩上客,预将忠信待浮沉。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人怨花迟发,天教暖早催。不知要催落,却道是催开。

齐鲁云何两大臣,初无名字挂朝绅。若将出处评高致,更是夔龙以上人。

三山二水年年在,向日浮云处处多。醉拍栏杆呼李白,东风吹雨下新河。

百年鼎鼎成何事?寒暑相催即白头。纵得金丹真不死,摩挲铜狄更添愁。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榆叶飘零碧汉流,玉蟾珠露两清秋。仙家若有单栖恨,莫向银台半夜游。

北窗铜碾破云腴,扪腹翛然一事无。安用雁行排院吏,正须鱼贯看胡奴。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三年婴酒渴,高卧似袁安。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私归人暂适,扶杖绕西林。风急柳溪响,露寒莎径深。一身仍白发,万虑只丹心。此意无言处,高窗托素琴。

远役与归愁,同来渭水头。南浮应到海,北去阻无州。楚雨天连地,胡风夏甚秋。江人如见问,为话复贫游。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父老争迎旧使君,使君何以为吾民。要须一举为霖手,快泻天瓢洗旱尘。

黄叶逐西风,归心与俱起。况复怀美人,相望一溪水。闻名知几年,会面数月耳。如何于其间,四旬还索处。美人志前修,脂车日千里。平生洁白行,尺璧绝瑕指。持以照寒溪,溪澄疑有滓。飞乌哑哑鸣,未倦投深枝。如何三年仕,束带事鞯羁。丈夫志有在,岂为日再炊。事业不足道,空成

白发有公道,古来人尽然。我初未四十,霜雪已满颠。黄子我同岁,比我还更贤。时命未遇合,退藏非自捐。不须悲晚景,不须怨苍天。如君岂长贫,时主方御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